中国海监着力推进装备能力建设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2:29:40 

近年来,中国海监总队一直把推进海监队伍装备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自2002年以来,中国海监总队陆续投入了大量资金,为地方添置执法艇、执法车、取证设备等,海监队伍无船、无车、无取证设备的三无局面开始得到根本扭转,如今全国绝大部分海监队伍的执法装备基本可以满足执法需求。而这个巨大的转变与中国海监总队这几年来的巨大投入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一支海监队伍没有执法艇、执法车、取证设备,就像一个士兵没有武器打不了敌人,再出色的队伍面对违法行为也是束手无策。中国海监总队有关人士如是说。因此,要提高海监队伍的执法能力,就必须首先为其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配置执法装备。有了执法装备才能做好海监执法工作,才能履行一名海洋卫士的职责,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2004年,国家海洋局着眼于海洋综合管理的需要,为加强海洋执法能力建设,决定为中国海监队伍配置一批执法艇和执法车辆。经过前期认真的调研,中国海监总队制定了庞大的执法艇采购计划。从2004年~2009年,中国海监总队共启动了5期执法艇采购项目,共投入近1亿元建造了各类执法艇143艘。2004年投入2050余万元,建造了27艘执法艇;2005年投入2000余万元,建造了25艘执法艇;2006年投入1800余万元,建造了46艘执法艇;2008年投入500余万元,建造了5艘执法艇;2009年投入3000余万元,将建造40艘执法艇。据介绍,前面两期建造的执法艇主要配置给各地海监支队,自第三期建造工程开始重点解决海监大队执法艇缺乏的难题。

目前中国海监在全国有9个海区支队,沿海11个省、区、市总队有74个支队、202个海监大队。经过这几年的连续投入,截至目前,全国80%的海监支队和40%的海监大队已经至少拥有1艘执法艇。据介绍,这些执法艇主要是根据各地的所辖海域面积、海岸线长短、执法任务的轻重等实际情况,优先配置给装备需求高的海监队伍。一艘执法艇造价大约在30万元~110万元,总体投入是比较大的。虽然如此,中国海监总队表示今后会继续推进执法艇建造项目,尽快彻底改变全国海监队伍无执法艇的困难局面。

除了执法艇这个重要的装备外,执法车辆也是制约海监执法队伍陆岸执法工作的一个瓶颈。不过相对于执法艇资金投入大、建造周期长的特点,执法车的投入小、购置方便。2002年以来,中国海监总队共投入资金2875万元为地方海监队伍购置了146部执法车。目前,全国海监支队彻底告别了无执法车的时代,而大部分海监大队也已配有执法车。

另外,取证设备也是必要的执法装备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执法队伍的办案效率和能力。2008年中国海监总队投入了1000万元,为100个养殖用海示范大队购置了价值10万元的亚米级GPS、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望远镜、夜视仪、录音笔、对讲机和笔记本电脑等执法取证设备,大大丰富了基层取证手段,提高了办案效率。

令人欣喜的是,除了中国海监总队积极投入外,沿海各地海监队伍近几年还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自筹资金购置了大批的先进装备。随着各地对海洋的日益重视,海洋开发利用热度不断攀升,地方政府更加重视海监执法在维护海洋秩序、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对海监队伍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如深圳市政府投入6400多万元,正在建造1艘航速23节、600吨级海监执法船,这艘船是现在地方海监执法船 (艇)中吨位最大的船,预计今年10月交付使用;广东省今年投入2200万元将建造2120吨级海监执法船,现已开工建造;2006年,中国海监福建省总队自筹资金建造了2020米长的执法艇配置给所属的海监大队;浙江省近半年自筹资金建造了920米长的执法艇和购置了一批执法车辆,基本满足了所属海监支(大)队的执法需求。据初步统计,自中国海监总队成立以来,各省海监队伍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财政的支持,建造了80余艘船 (艇),购置了44部执法车以及一批取证设备。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