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休养修复发展 一个都不能少
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海洋,丰富的海洋资源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海洋大国,成千上万的人依靠大海生存。随着人类世世代代对海洋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浩瀚无际的海洋渐显疲态,逐渐走向贫瘠。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金显仕,日前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渔业资源状况不容乐观,随着海洋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我国渔业资源正面临严重衰退的危险,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两大祸首: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
2006年,以加拿大科学家鲍里斯·沃姆(Boris Worm)为首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上撰文指出:“过度捕捞和污染,正加速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如果按目前速度继续下去,到2048年,这些被捕捞的种群将完全崩溃、失去捕捞价值,人们将没有鱼吃。”
就此,金显仕表示:“40年后我们仍会有鱼吃。但是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问题,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对我国渔业资源的影响也日益严重。”
据2008年度《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近岸海域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沿海排污口超标排污现象仍然十分严重,且相比近海和远海海域,近岸海域污染较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海湾、河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如辽东湾、渤海湾、黄河口、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等均为严重污染海域,而这些海域也正是我国渔业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
另据2007年度《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共发生渔业水域污染事故1442次,污染面积约8.23万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98亿元。因环境污染造成可测算天然渔业资源经济损失高达53.9亿元。
“渔船多、渔民多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据统计,现在我国的渔船多达2万多条,捕捞力量过剩、渔业资源过度利用的状况十分突出。”金显仕介绍说,粗放式和掠夺式的捕捞方式和作业习惯,网具选择性较差,底拖网、多重刺网等情况在很多地区仍占主导地位,加之一些地区违规造船,非法渔业捕捞活动仍普遍存在,这就使得传统优质渔业品种资源衰退程度加剧,渔获物的低龄化、小型化、低值化现象严重,捕捞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明显下降,同时对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金显仕举例表示,正是由于长期的酷渔滥捕和水域污染、涉海工程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素有“黄渤海渔业摇篮”之称的渤海,现如今也正面临着“荒漠化”的危险。现今渤海的渔业资源已严重衰退,生态结构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种类组成趋于小型化、低质化,资源生产功能正严重退化,与其“渔业摇篮”的说法已不太符合了。
三大措施:休养、修复、发展休闲渔业
“为有效保护我国的渔业生态资源,国家很早就开始采取措施。”金显仕告诉记者,“早在1997年,为了调整渔业捕捞能力与海洋资源再生力之间的差距,我国农业部渔业局渔政渔港监督处就提出了‘海洋捕捞渔船数量、功率指标双控制度’。”双控的目标就是在2010年,将海洋渔船捕捞能力降低到19.2万艘,功率1143万千瓦,相当于比“十五”末期降低10%。
而1999年底,我国制定了《海洋环境保护法》,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提供了保障,我国也由此拓展了一系列海洋环保政策。
此外,为了有效保护我国水生生物资源,我国还相继实行了海洋伏季休渔制度、长江禁渔期制度、捕捞许可管理制度、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和“负增长”计划、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和积极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管理制度和措施。
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2006年间,各地累计向海洋和内陆水域增殖放流各类渔业资源种苗达892.2亿尾(粒)。仅2004年~2006年间,投放各类水生生物资源种苗就达450.2亿尾(粒),增殖品种达90多个;建设各种类型人工鱼礁43处,总体积60余万立方米;建成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43个,省级水产原良种场168个,建立各级各类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近210个,其中国家投资建设的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和救护中心48个,已累计救治各类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1万多头(尾)。
“伏季休渔和增殖放流,是缓解渔业资源衰退十分有效的方法,自实施以来也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金显仕强调说,“除了做好海洋生态休养和修复工作以外,为了解决大批失业、转产渔民的就业问题,我们还应转变渔业发展思路,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大力发展休闲渔业。”
据介绍,休闲渔业于20世纪60年代诞生在拉美加勒比海地区,后盛行于一些社会经济和渔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等,现在,休闲渔业在许多国家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据美国国家海洋局统计,美国休闲渔业的年总消费额约为450亿美元,远高于其渔获物的价值,为社会提供了120万个就业机会。
而相关专家也认为,我国地处北温带和亚热带,适于休闲旅游的季节较长,尤其是东南沿海适合海上休闲娱乐渔钓期长达8~9个月,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岸线长达1.8万公里,有6500多个岛屿,加之我国有“双休日”和“黄金周”,这些都为发展休闲渔业和渔民增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休闲渔业集渔业、休闲、观赏、娱乐为一体,既是第一产业的延伸和发展,又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一、三产业的整合与转移,这必将为困境中的渔业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采访的最后,金显仕指出,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政府实行合理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还需要渔民自觉遵守。他建议,建立诸如渔民协会的民间组织,制订相关的自律公约、制度,使渔民自觉遵守,最终实现渔民的自我管理,以及渔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