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险象环生的近海进行的调查

来源: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2:31:53 

海洋财富网讯:

化险为夷

4月9日,许东峰从海上回来。经过10多天的海外作业,他和队友们完成了30个大面站的调查。自此,许东峰的第二个“908”专项外业调查任务全部结束。

许东峰是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动力过程和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员,共负责承担了2个“908”专项任务——“近海环流变异对主要渔场形成和变迁的影响”和“浙闽沿岸冬春季锋面和沿岸流对近海及港湾海洋环境影响”。这两项任务都需要在近海取样。然而,近海取样面临许多困难,除了躲避风浪,渔网也成为他们防范的重要事项之一。

“如果挂上渔网,不但耽误工作、影响航次,而且还要增加调查成本,甚至需要赔偿渔民的渔网。”许东峰说。

“近岸调查最危险的就是遇到流网。船在网里穿来穿去,一旦搅进去,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就差点搅进去。”谈到刚刚完成的这次调查,许东峰仍心有余悸。

3月24日中午,许东峰带领调查船从浙江舟山出发了。第三天中午,他接到开会通知,把调查任务交给了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陈洪。当调查船行驶到浙江大陈湾外海域时,船长突然看到渔网上的浮标。

“尤其是我们船后面有拖体仪器,如果挂到网上,十有八九会丢失。这是最危险的。”许东峰说:“不但四五十万元的仪器很难找回来,弄不好还会惹上官司。渔民的一套网十多万元,赔起来不得了。”

发现渔网时,船距网大约2公里。对测量船来说,船速虽然不算很快,但是惯性很大,及时刹住的可能性为零。说时迟,那时快。船长赶紧打了一个90度大转弯,船迅速倾斜,后面的拖体跟着转弯。

“幸亏发现得早,拐弯及时,否则就会挂网。”陈洪很庆幸地说:“我马上给许教授打海事电话,说遇上渔网了,而且密密麻麻。”

许东峰让陈洪立即撤退,迅速离开渔网群。

绝处逢生

如果撞网是近海调查的危险之一,那么触礁就更令人担忧。吴水根的调查船就在江苏省启东市触礁搁浅过。

2006年7月,56岁的吴水根担任此次调查的负责人,到启东进行地形地貌调查。启东市的滩涂长约100多公里,而水深只有一二十米,潮水很急,退潮的速度相当快。吴水根第一次到启东调查,对当地的情况很陌生。由于调查要求全面覆盖,为保证质量,吴水根想多测一点,慢慢地就接近了岸边。但是,当船完成作业掉头时,潮水急退。

“我们还没有感觉到,船就已经搁浅了。”吴水根说。

当时,所有人都束手无策。船被海水推着撞在石头上当当作响,时而倾左,时而倾右。幸好调查船由铁壳制造,虽然连续与礁石碰撞,但是损坏不大。

“如果调查船是木制的,肯定震散了,所有人就会葬身大海。”吴水根说。

触礁搁浅是出海调查中最忌讳也最危险的事。船一旦搁浅,船上的人只能听天由命,静候救援或者等待涨潮后,才能把船开出来。54岁的吴水根是个“老海洋”,面对这种情况,他非常冷静,一面安慰其他人,一面紧急联系救援。

所幸,在等待几个小时后,涨潮了,船渐渐浮了起来。船长马上启动发动机往海上移动。险情化解了!吴水根长出了一口气。

智救调查船

吴水根是“老海洋”,遇到搁浅能冷静、镇定。但是,毕业才4年的张涛却在第一次遇到搁浅时着了急。

2008年3月底,张涛踏上03航次调查船,到山东半岛开展DW07、DW08区块海洋重力、地磁和单道地震调查与研究。4月8日,当调查船行驶到山东烟台海域时,风浪较大,船长决定驶往海阳港口避风。

海阳港口有左右两条航道。当时,雾气浓重,调查船从左侧穿过,不小心驶进了礁石丛中,船体后部一下子顶到了礁石上,触底搁浅了。

“我当时并不害怕,就是着急。因为队员可以跑出来,没有生命危险。”张涛说:“但是,如果没有救援,在海水持续的冲击下,船和仪器很可能会沉入大海,将损失几百万元。”

船上的人设计了两套救援方案,一是找附近的渔船帮忙,二是找海事营救。但是,当呼叫海事营救公司频道时,没人接。找到的渔船又太小,拖不动280多吨重的调查船。

于是,有人急中生智,联系到烟台市边防支队凤城边防派出所,请求支援。凤城边防派出所得知此情况,二话没说,马上派出救援船。但是,救援船只有50多吨,还得顶着6级大风,要想拖动调查船,谈何容易。

“拖的时候,石头磨钢板的声音嘎吱嘎吱响,听得很清楚。一旦钢板磨破,船就会漏水,前功尽弃。”张涛说:“幸好他们很有经验,就听‘哐’的一下,船就顺了。”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调查船终于从乱石中被拖了出来,顺利开进海阳港,人和仪器安然无恙。

——海洋财富网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