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在京召开
近日,水科院在北京举办了2009’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现代渔业建设及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渔业影响”。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出席论坛并作重要讲话,农业部渔业局局长李健华、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副司长黄延信等领导和专家在论坛上作了主题报告。
牛盾副部长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近年来我国渔业发展形势良好,广大渔业科技工作者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稳定农副产品市场化供应、维护渔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牛盾副部长强调,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财政能力明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宏观经济调控更加合理,国家的发展思路更加科学,这些都使我们充满信心,也使我们能够更为有效地应对世界金融危机。
牛盾副部长对应对危机提出了四项措施。一是从国家层面看,要加大力度发展公益事业,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二是从农业层面看,要加强农村制度创新,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大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三是从企业层面看,要坚持水产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四自”方针,重视企业的科技创新,加大对企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和科技创新的主体;四是从政府职能层面看,要保证中国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证农业产业不断优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大农业领域不同行业和不同专业之间有序竞争,保证农民渔民持续增收,还要进一步重视农业的市场体系建设、信息化体系建设,有效解决质量安全问题。牛盾副部长进一步指出,我国水产工作者要把握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政策优势,促进我国渔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李健华局长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对渔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他指出,我们要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方针很好地贯彻到现代渔业建设的方方面面,坚持既定方针,坚定不移地推进水产健康养殖事业上新台阶;切实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积极争取国家对强渔惠渔的政策支持,努力提高渔业战略规划和科学决策能力,把“危机”真正转化为机遇。黄延信副司长在分析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发展渔业政策性保险的必要性,提出了做好渔业保险的若干措施。
雷霁霖院士、中国海洋大学董双林副校长、北京大学王大树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海水养殖大产业架构的战略思考”、“系统功能视角下的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渔业发展”的主题报告,上海海洋大学高健教授等13位专家学者分别从国际金融危机、水产品贸易、渔业水域占用补偿、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组织化管理等方面作了专题发言,探讨了现代渔业建设及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渔业影响等诸多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也“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我国包括渔业在内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本次论坛全面回顾和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渔业发展的辉煌成就和历史经验,分析和探讨了我国现代渔业建设以及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渔业的影响,共同探索了应对危机、促进现代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为进一步开展渔业经济理论研究,做好渔业战略规划和政策分析打下了基础。
农业部渔业船舶检验局局长周彤,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魏宝振,农业部东海区渔政局副局长钟小金,水科院院长张显良、党组书记王泰健,上海海洋大学校长潘迎捷,大连水产学院副院长陈勇,赵法箴院士出席了会议。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学会、广东海洋大学、大连水产学院、浙江海洋学院、中国渔业互保协会的渔业管理专家、经济学家,以及相关企业代表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