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5月22日,审计署公告了《渤海水污染防治审计调查结果》。审计署2009年第五号审计结果公告显示,渤海水污染防治存在措施不到位、海域监督管理粗放、部分资金征管使用不规范等问题。渤海水污染防治问题重重。
2008年3月至9月,审计署对环渤海地区2006年至2007年水污染防治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重点调查了天津、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唐山、秦皇岛、沧州、滨州、东营、潍坊和烟台13个市政府及其所属环保、海洋、发展改革委、财政、建设等部门。
水污染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是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石油化工、造纸和印染等重点监测企业甚至超标排放。
由于渤海沿岸一些地方政府拆分项目审批、海洋部门违规批准和用海单位违法使用等原因,审计调查发现,2006年至2007年间违法违规用海面积达189平方公里,欠缴海域使用金48.7亿元。
海域监督管理粗放也是渤海水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审计结果报告指出,有的地方和单位对海洋倾倒废弃物的管理薄弱。截至2007年底,渤海16个临时性海洋倾倒区中,有七个已超过使用期限而未按规定封闭。
此次审计调查发现,目前陆源超标排放现象依然严重,环渤海沿岸共监测陆源入海排污口96个,其中超标率为82%。对重点排污口邻近海域进行的监测显示,83%的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不能满足所处的海洋功能区水质要求,44%的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为四类或劣四类。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