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锦州提升海洋环保综合能力

来源:李庆石   发布时间:2015-05-21 02:38:26 

随着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锦州湾开发活动的进行,本着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辽宁省锦州市不断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海洋环保综合能力实现了较大的提高。

锦州市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扎实、系统、有效,首先表现在该市海洋管理部门对海洋环保认识和研究的系统性。早在“五点一线”战略实施之初,面对有增无减的海洋环境压力,锦州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站集中力量,开展了对锦州湾海洋污染状况的系统调查研究和论证,撰写了《锦州湾海洋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以翔实的材料和大量的数据,对锦州沿岸海域的污染状况、污染原因、发展趋势、整治对策作了详细论述。论文发表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决策机关的重视。2007年,锦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按照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的要求,启动了《锦州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从宏观到微观,对今后一个时期海洋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进行了规划和明确,将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上升到关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

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是该市近年来海洋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们先后完成了锦州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站的组建及与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相关单位、锦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联合共建工作、2000平方米实验室的装修及设备配置工作、人才编制强化工作。2008年,锦州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站首次开展了辽东湾海洋环境实时自动监测试点工作,在大有乡渔港码头安装了雷达系统监测设备,实现了对当地海洋环境全天候、快速、实时的监测。2008年,锦州市按计划高质量地完成了全市重点入海排污口、海水增养殖区、江河入海污染物总量、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海洋倾倒区、近海生态区等监测工作,涉及石油类、营养盐、重金属、有机物等10余个监测项目,获得了大量监测数据,经分析后逐级上报到上级监测部门,并通报给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为政府决策机关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依据。

一手抓污染防治,一手抓生态建设,是该市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2008年,在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的支持下,锦州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站参与了由大连水产学院牵头组织的“海洋牧场”建设,投入130万元建立人工鱼礁,用海面积达6.7平方公里。同时,他们近年来每年投入400多万元资金在锦州湾海域开展海洋生物资源人工增殖放流,对修复近岸海洋生态功能发挥了积极作用。另外,锦州市海洋与渔业局还积极开展大笔架山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专题调研,与大笔架山风景区管理处、周边涉海企业、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及政府相关部门反复沟通协调,达成了最终意见。在国家海洋局和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的大力支持下,锦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在去年8月完成了《建立锦州大笔架山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方案的申报工作,并得到了锦州市政府的批准。

以服务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为宗旨,是锦州市开展海洋环保工作的另一个特点。近年来,锦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加大了对全市海洋工程跟踪监测的力度,为政府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治理海洋环境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从200810月开始,锦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环保处、中国海监锦州市支队、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站联合对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海企业的排污状况开展调查,将调查结果及时通报给企业,督促违规排污企业即时整改,增强了涉海企业海洋环保意识。此举使海洋监测和海洋执法部门携起手,为共同保护海洋环境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为解决海洋环境污染问题,锦州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站先后开展海洋污染事件现场监测20余次,提供监测报告20余份。有一次,凌海市大有乡近700万平方米滩涂发生贝类大量死亡事件。接到报案后,该中心站及时赶赴现场调查情况,依据调查监测结果,及时提供损失评估报告,为锦州市政府、养殖业主及污染企业等各方共同解决污染事件提供了依据。去年920日,为提高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对海洋灾害的预防能力和处置能力,锦州市在全省首次举行了抗击海洋自然灾害 (风暴潮)应急演练,检验了 《锦州市预防风暴潮应急执行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锻炼了海洋灾害应急队伍,为保障当地沿海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保障。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