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复盛: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
魏复盛环保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38年生于四川简阳,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现任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总工程师。从1985年起领导并组织了全国科技人员进行水和废水、空气和废气、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土壤监测方法的研究、验证、统一和标准化工作,以及全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系统化的研究与实践。 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飞过……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那片芦苇坡,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低声诉说,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飞过……"
每当听见这首《一个真实的故事》,魏复盛便感动不已,那个为救治受伤的丹顶鹤而献身的小女孩一次次地触动了魏复盛心中深怀的环保情节:如果所有的人都能有一点这位小女孩的环保意识,未来的地球该会是多么美丽啊。
当年此歌流行时,曾经有人对这个小女孩的行为提出质问,认为不值得为了一只鸟而失去生命。魏复盛为此激动地反驳说:用生命的价值来衡量此事是不合适的。不能单纯地看这件事,小女孩保护的不仅是一只鸟,她的行为是一种热爱环保的表现,她保护的是丹顶鹤这个物种,保护的是一个生物基因库。这种行为的意义目前也许无法显露,但是对于将来的利益却是无法估量的。她的行为与我国目前大规模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基因的性质是一样的。
魏复盛对我们说这番话的时候,正值"六五"世界环境日前夕,在那间满是环保书籍的书房中,他坐在电脑前,屏幕上虽是WIN㥧特有的蓝天白云图案,然而我仿佛看见了白云深处的丹顶鹤。
面对欠收的水稻……
早年攻读分析化学的魏复盛,最终选择环保事业纯属偶然,他的环保缘始于30年前。文革期间,他被下放到马鞍山第二钢铁厂,当了一名炉前工。虽然这是对知识的践踏和污蔑,然而魏复盛在这种境遇中仍然寻找着运用知识的地方。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炉前工,他参加了铜陵冶炼废渣综合利用工作,首次接触到了环保。他看见由于炼钢后随意排放废渣和其它污染物,导致工厂附近的水稻产量极低。所以每当水稻扬花季节,工厂便要停产一个月,不然水稻便有可能颗粒无收。这种情况给魏复盛很大的震动,他第一次发现了工业污染对环境和自然的破坏,也第一次认识到了环境恶化给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危害。从那时起,他开始思索环境保护问题,他想将所学的分析化学专业应用于保护环境。
下放劳动结束回到中国科大后,他开始了初步的关于砷、汞等元素的首次环保调查,正式走上了环保之路。1973年他参加了第一次全国环保工作会议。
这么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先后对我国江海湖泊各大流域和沿海的水质、南北酸雨及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和土壤污染状况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完成了关于一些环境监测方法的研究、验证、统一、标准化及系统化的工作。
环保是我永远的选择……
根据去年我国对322座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的检查发现,其中233座城市、约2亿城市人口生活在不符合国家二级质量标准的空气中,而140座城市的居民在呼吸着对健康有害的气体。空气污染物的浓度比国外一些国家高出一倍甚至几倍;全国水质情况也不容乐观。我国太湖流域、滇池、淮河、海河及辽河流域等水系污染严重,湖泊水库水质富营养化,许多河段因沿岸工厂乱排废水等原因,而呈现5类水甚至超5类严重污染的状况。辽河、海河等一些河流在枯水期,已基本成为排污沟或是断流。
看以上这些数据和概念,人们也许难以具体地了解环境恶化对国家和经济造成的影响,然而不久前多次肆虐并进而影响到江南的沙尘暴、各城市的扬尘乃至时常可见的酸雨,则让人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环境的恶化和环保的重要性,感受到了环保工作者工作的艰辛与繁重。
目前魏复盛已开始着手有毒有害的化学污染物研究,这种污染物可能在生物体内沉积,进而干扰人类分泌系统,最终致病致癌。比如二恶英等物质都是属于这类研究范围,目前这已成为国外的环保研究重点,我国也将随之开始这方面的研究。
魏复盛说,环保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根据国外的情况,要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才能最终加以控制和改善。建立良性循环生态系统,是环保工作的最终目标。环保是一项全人类的事业,仅靠环保工作者的努力是不够的,因为地球是全人类的。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