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向“打造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样板”的目标拼搏奋进(作者:王诗成)

来源:海洋财富网   发布时间:2025-05-22 09:32:41 

7832a370-847a-40d5-8472-73d78f248c99.png

2025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为主题,呼吁全球共同守护生命共同体。作为中国海洋大省,山东凭借独特的生态资源与创新实践,正以系统化保护、科学化修复和可持续利用为路径,为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中国方案”。

mmexport1747877613317.jpg


一、生态筑基:以系统保护守护“蓝色生命线”。

mmexport1747877980454.jpg

山东坐拥3400多公里海岸线,占全国1/6,拥有黄河三角洲、胶州湾等关键生态系统。近年来,山东通过“生态红线+法治护航”双轨并进,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1.4万平方公里,颁布《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出台全国首部陆海统筹的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同时创新河湖湾“三长合一”管理模式实现全流域治理。例如,威海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湿地修复,使越冬大天鹅数量从200只增至近万只,成为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飞路线的关键中转站。

mmexport1747877982893.jpg

二、科技赋能:以智慧治理破解保护难题。

mmexport1747877988170.jpg

面对海洋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物种衰退等挑战,山东构建“空天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研发的“海洋之眼”系统,通过AI识别200余种海洋生物动态;烟台长岛通过海底机器人种植海草床,使斑海豹种群恢复至200头以上;威海南海新区建设有智慧监管平台和湿地土壤监测系统,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入选第二批美丽海湾。2024年,山东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9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0ea00984-a342-4213-9a99-9adfd9d7d0ce.png

三、产业转型:以绿色发展激活共生价值。

在保护与发展的平衡木上,山东多维技术驱动产业绿色转型,探索“生态产业化”新范式。山钢集团日照公司完成焦化超低排放改造,建成全省首个3A级工业旅游景区,实现“绿色生产+生态旅游”融合;荣成“桑沟湾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广,实现贝藻固碳、鱼类养殖的循环经济;青岛鳌山湾建设“海洋碳汇交易中心”,首笔海藻场碳汇交易达100万元。2023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8万亿元,生态经济占比超30%。

mmexport1747877985775.jpg

四、全球协作:以开放共享贡献中国智慧。

山东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与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的合作项目,共同研究黄海、渤海等海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与东盟国家共建“蓝色伙伴关系”,输出牡蛎礁修复技术;黄渤海候鸟保护区网络联动俄韩朝,保护迁徙物种22种。2024年,山东承办国际海洋生物多样性论坛、海洋合作发展论坛等,发布《海洋生态修复山东标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可复制的技术工具箱,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5838ffda-e80e-4567-babe-40fcd099e7f1.png

从齐鲁向世界的永续承诺

 “万物共生”需要跨越国界的行动,“和美永续”呼唤代际责任的担当。山东正以陆海统筹的治理智慧、科技与人文并重的创新实践,书写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绿色答卷。这片承载着儒家“天人合一”理念的土地,将让渤海湾的斑海豹、黄河口的东方白鹳、崂山湾的珊瑚群落,成为人类与自然和解的永恒见证。

066ba817-74d6-49c1-b475-9137b6b414fa.png

      作者:王诗成  威海蓝色经济研究院名誉院长

mmexport1747878914918.jpg

mmexportf2f0f246ce27ed55acd567f10589d169_1747878987959.jpeg

mmexport1747878842994.jpg

mmexport1747876139670.jpg

mmexport1747876143666.jpg

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