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杭州水处理首席科学家高从堦(资料图)有一种“膜”术,可以把海水变成甘泉,让废水化为清流。这就是海水淡化、污水净化、物料纯化等领域广泛应用的膜分离技术。6月24日,杭州西湖区文一西路50号,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水处理”),收到了“新型膜法水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好消息。这是这家企业时隔32年后再次获此殊荣。但很快,大家又归于安静,继续埋头实验。在这个安静的角落,诞生了国内第一款工业化应用的中空纤维反渗透膜、第一条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膜生产线、第一套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装置等无数个“第一”。也是我国海水淡化领域唯一一位院士、膜分离领域首位院士高从堦的实验舞台。2012年,高从堦院士在这里设立院士工作站,为杭州水处理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为技术研发引领方向。依托院士工作站,杭州水处理创新团队携手开展膜技术攻关,让企业的工程装备走出国门,让海水淡化业绩规模跻身全球前十、全国第一……让我们一起走进工作站,聆听这群“膜”术师的故事。如果要从中国科技史的书架上找到一本海水淡化的历史书,那么这本书的封面上,一定有这样一个名字:高从堦。6月24日,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杭州水处理首席科学家高从堦走出人民大会堂。在当天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他和另外两名院士领衔开发的新型膜法水处理项目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今年82岁的高从堦,奋斗了60年,只为这一张膜。他始终坚持前沿探索,见证了我国膜技术从无到有、再向世界领先水平迈进的历程。2012年10月,高从堦选择将院士专家工作站设立在拼搏了40年的杭州水处理,希望能继续带领企业,打造出膜技术的创新“策源地”,并昂首迈步在国产膜技术追赶世界领先水平的征途上。在高从堦看来,32年前第一次获得“国奖”,解决了国家膜产业有无的问题,打破垄断,让中国电子、电力等工业第一次“解了渴”;此次获得“国奖”的项目成果,依托了国际先进的复合膜研发,促进了各领域的提质升级,使我国的膜技术从大国迈向了强国。“传统膜分离面临许多问题,比如,脱盐复合膜在设计上存在一定矛盾,往往脱盐率高了,水通量就低了。”杭州水处理首席顾问杨波介绍。作为新型化工分离领域的战略制高点,如何实现绿色高效膜分离技术从“跟跑”到“并跑”,甚至局部“领跑”?显然,重复的老路走不通了。膜技术从基础理论研究到材料设计、产品制备、工程应用“一条龙”,都需要“弯道超车”的创新。十多年间,企业在工作站的领衔下,从基础理论研究入手,发明了超薄脱盐膜、长效抗污膜、核素吸附膜3类核心材料,取得新型膜分离原理、膜材料制备、膜法水处理及膜固废后处理全链条技术与工程创新,水平领先国际,一举打破国外近50年的垄断格局。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取得国家专利超130件……建站后,杭州水处理拿到的证书挂满了一整面墙。装置规模从百吨级到30万吨级,中国“膜”法走向世界从浩瀚的海洋中提取淡水,是人类始终不渝的期盼。从世界大航海时代算起,400多年来,作为人类探索海洋的一部分,“海水淡化”这艘“大船”,一直在航行。盛夏,浙江舟山鱼山岛上,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年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正热火朝天地运作着。海岛作业,淡水是重要资源。保障这一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用水的,是目前国内工程规模最大的膜法水处理系统——由杭州水处理承建的浙石化25万吨/日海水淡化系统,单机规模达到了3.5万吨/日。在院士领衔下,团队聚焦大型膜法海水淡化工程集成关键技术与规模化应用,在大型海水淡化系统的节能降耗工艺研究、反渗透单机装置设计与制造、国产化关键技术与装备应用等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今年2月,从国内发运的由杭州水处理承建的阿尔及利亚奥兰30万吨级海水淡化项目重要设备与物资,跨越万里海疆,顺利抵港。这是杭州水处理在北非建设的首个大型海水淡化项目,也是由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独立设计和提供海水淡化核心工艺包的最大国际海淡项目。项目建成后,能让当地300万居民喝上淡水。从日产百吨级、千吨级、万吨级直至10万吨、30万吨……杭州水处理的海水淡化装备处理规模不断打破纪录,抢占了全国6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推动我国一跃成为少数几个掌握大型海水淡化技术的国家之一,为全球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中国方案”。除了海水淡化,杭州水处理的“膜”法,还在工业废水资源化方面大放异彩,涵盖了化工、电镀、印染和造纸等领域。“我国的膜技术和产品,从一开始就是为解决问题而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在杨波看来,他们在膜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方面一直不遗余力。一方面解决水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推动高耗水、高排放、高污染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支撑着杭州水处理勇攀科研高峰、勇立创新潮头的,是一代代“膜”术师。而工作站,正如一个“蓄水池”,“引育留用”了一批又一批的膜技术人才。据高从堦的学生、工作站负责人郑宏林介绍,企业在工作站的框架下,有一个院士牵头组织的创新团队,企业前任总工程师杨波、现任总工程师吴雅琴,都是其中一员。“我们都是一群着了‘膜’的人。”他笑称。得益于此,杭州水处理得以建立起膜技术人才培养梯队,源源不断地为企业自身、为我国膜科技和产业领域输送人才。在高从堦的领衔下,工作站已经培养出硕士、博士研究生100多人,其中不少已经成为我国海水淡化领域、膜领域的中坚力量。如今,已经步入耄耋之龄的高从堦,又给自己的肩上背负了新的使命——为培养新一代“膜”术师而努力。每个月,他都会走进实验室,与研发人员一起讨论最新技术,或是指导研究生研究。在他的眼里,青年科技人才是科研主力军和生力军,他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他的那些学生们提供锻炼和成长的平台。“我国的膜产业仍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更多原创性成果,希望能够创造更好的科研环境,加大对团队中年轻人的培养力度,做出有中国基因的膜理论、有中国标志的膜产品、有中国烙印的膜技术,并推动全球膜技术发展。”高从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