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极地与海洋研究院(海洋科学学科建设)招聘高层次人才意向公告
集美大学是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是交通运输部与福建省、自然资源部与福建省、福建省与厦门市共建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硕士推免生资格单位。集美大学也是我国极地考察重要的支撑单位,于2017年获得极地考察先进单位称号。集美大学学校位于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总占地面积2344亩,校舍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校园建筑特色鲜明,有8栋嘉庚建筑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新校区建筑群荣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全日制在校生28500多人,专任教师约1500人。 学校根据现有基础和发展需要,拟高起点建设海洋科学学科。以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物理海洋学为基础,以海洋遥感为技术支撑,以极地海洋研究为主要特色,以支撑、推动学校涉海学科整体发展为使命,通过跨领域、跨学科的前沿交叉,进一步强化“工海”融合,努力把海洋科学学科建设成为国内极地海洋科研的一流人才培养基地,开展国际合作的示范基地。 海洋科学建设将瞄准海洋强国战略要求,服务海洋强省、海洋强市,聚焦重大科学问题,以“碳中和”“极地治理”和“海丝”三大与海洋科学密切相关的国家战略为导向开展基础性研究。努力通过科研活动带动学科发展,培养一批具有学科引领能力,能够服务“海洋强省”、“海洋强国”等战略需求的高水平人才。规划在极区(北冰洋和南大洋)、西北太平洋、中国近海(养殖区、港口湾区、滨海湿地等)及东南亚珊瑚礁三角区开展海洋碳循环与生态环境研究。现有人员平均年龄33岁,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博士研究生3人,包含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国家万人计划人才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2人,福建省A类人才2人,闽江学者1人,具有良好的人员梯构。现有人员近5年以第一或通讯在Science、Nature Climate Change、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Communication Earth & Environment等发表论文60余篇,研究成果入选“2017年度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2018年获国家海洋工程科学技术特等奖,被遴选代表我国近年科技成就参展中国驻美国使馆开放日活动。根据学科建设和发展需要,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优秀人才。 详细说明如下: ★ ★ ★ ★ ★ 一、招聘原则 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开招聘,择优聘用。 ★ ★ ★ ★ ★ 二、招聘岗位 (一)招聘方向 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态学、海洋遥感及相关专业方向。 (二)岗位名称及要求 1、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骨干人才 (1)具有正高职称(或具备认定正高职称条件); (2)具有作为科研团队负责人的经历; (3)在所属领域有较高的学术造诣。 2、青年拔尖人才 (1)具有博士学位; (2)具有活跃的创新思维、在所属领域体现出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强的科研潜力; (3)原则上年龄应为18周岁以上、40周岁以下(在1981年1月至2003年1月期间出生); (4)取得境外学历学位证书报名者应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 3、各方向具体招聘需求如下
专业/方向 岗位 数量 要求 物理海洋学 领军及 以上人才 1 海洋环境动力学、海洋动力与生物地球化学数值模拟、海洋工程和航海结合的研究方向,聚焦极地海洋、养殖区、红树林湿地,珊瑚礁、研究方向;具备大数据编程能力优先考虑。 骨干人才 1-2 青年拔尖人才 (A类) 2-3 海洋化学 领军及 以上人才 1 海洋碳循环(碳酸盐体系优先)、温室气体(N2O,CH4,DMS)、及沉积物储碳增汇等与碳中和相关科学与技术等研究方向;具备设备研发能力者优先考虑。 骨干人才 1-2 青年拔尖人才 (A类) 2-3 海洋生态学 领军及 以上人才 1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海洋生物生态学、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等研究方向,研究区域聚焦于极地、养殖区、红树林湿地、珊瑚礁区。 骨干人才 1-2 青年拔尖人才 (A类) 2-3 海洋 遥感 青年拔尖人才 (A类) 2-3 人为碳排放监测以及海洋碳吸收评估;地基激光雷达系统、无人机系统、机载传感器以及卫星遥感手段实现高精度的碳通量反演;研究区域聚焦于养殖区、海洋热点事件区(例如热浪、野火、火山)、红树林湿地、珊瑚礁区等。 注:本次招聘,同等条件下有境外留学经历优先;骨干及以上人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0周岁;本次招聘原则上仅考虑青年拔尖A类及以上层次人才,特殊情况,例如论文数量未达到,但质量高,也欢迎报名。 (三)工作地点:厦门市集美区银江路185号 ★ ★ ★ ★ ★ 三、薪酬与福利待遇 薪酬待遇:基本工资福利+人才津贴+奖励性绩效 师资引进待遇: 1.学校提供的待遇 单位:万元/人民币,税前 人才类别 科研启动金 安置费及购房补贴 年薪 高层次人才 杰出人才A类 面议 1000 200 杰出人才B类 面议 500 120 杰出人才C类 面议 300 80 领军 人才 300-600 200 60 骨干 人才 100-150 80 青年拔尖人才 A类 50 50 B类 20 30 青年优秀人才 A类 10 18 B类 0 选择13万安家费及购房补贴或申请享受厦门市货币化补贴政策 注:人才类别认定条件参照《2022年集美大学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方案》 http://rsc.jmu.edu.cn/info/1076/6731.htm 2.省市有关待遇 人才项目 生活津贴 住房补贴 安家补助 福建省年度紧缺急需人才 2000-5000元/月发5年 14-18万元 分5年发 福建省引进A、B、C类高层次人才 25-200万 福建省海纳百川人才 100-200万 厦门市海纳百川人才 50万 厦门市新引进人才 8万 厦门市高层次及骨干人才 协助向厦门市政府申请保障性住房。 1.厦门市高层次人才保障性住房政策:厦门市2022年第一批人才住房(高层次人才)办事指南--厦门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xm.gov.cn) 2.厦门市骨干人才保障性住房政策:厦门市2022年第一批保障性商品房(骨干人才)办事指南--厦门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xm.gov.cn) ★ ★ ★ ★ ★ 四、应聘方式 (一)本招聘启事发布之日起长期有效,欢迎海内外志同道合的科研工作者加入。 (二)报名方式: 符合条件的应聘人员请先将应聘材料或个人简历报送到邮箱qidi@jmu.edu.cn(邮件主题请按如下格式:姓名-专业—应聘岗位—人才类别名称)。 之后提供报名材料包括: (1)《集美大学人才引进申报表》; (2)身份证复印件; (3)学历、学位复印件, 毕业生暂时无法提供学历、学位复印件的,应书面保证学历学位真实性;取得境外学历学位报考者应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学位认证书复印件; (4)应聘岗位要求的其他证书或工作经历证明复印件。 应聘人员所留联系方式应准确无误并确保招聘期间保持通畅。 ★ ★ ★ ★ ★ 五、其它要求 (一)应聘人员应严格按照招聘岗位的条件要求报名,并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凡个人填报信息不实,不符合招聘岗位要求的,一经核实,即取消考试或聘用资格。 (二)根据《福建省人事厅关于转发<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的通知》(闽人发〔2006〕10号)有关规定,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的人员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进行公开招聘。 (三)考核、体检合格,且符合岗位各项条件要求的拟聘人选在集美大学网站公示7个工作日。 ★ ★ ★ ★ ★ 六、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厦门市银江路185号集美大学 邮 编:361021 E-mail:qidi@jmu.edu.cn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