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儒德:“一定要建设强大的海军”

来源:今日头条---融合资讯   发布时间:2022-07-13 17:02:11 

(中国时事新闻网栏目副主任张添强 来源:陆儒德)


(由中国航海学会主办,中国航海日全国航海科普活动周“匠说航海”科普讲座之一。根据腾讯会议视频语音整理的文字稿。)


mmexport83eda28b7f9cf109cc0b3d18353bf366_1657702669855.jpeg

大家下午好!


我今年85岁,同年轻人一起回顾历史、研究国情、讨论海军,就很高兴。


我一生结缘海军、当兵50多年,乘军舰航行到最远的地方――南极,对海军情有独钟,这几年编写了《海洋·国家·海权》《中国海军之路》《毛泽东的海洋强国路》《图说海洋强国梦》等书都是以海军为主题的。《图说海洋强国梦》还翻译了英文版,参加了伦敦国际书展,是第一本传播到国外的海洋科普图书。


当前普及“海洋军事”知识,我觉得首先应该知道为啥“一定要建设强大的海军”?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镜鉴历史,让历史说话、事实说话。从三个方面讲述这个问题。


一,海洋上最深刻的教训


中国是个海洋大国,如果没有海军,国门洞开,外军就会乘虚入侵,那就国不成国。


所以,从清朝、民国时期曾经建立过三支舰队,但最终全部沉殁在自己的内水里,这在世界海军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问题在哪里?


国家长期“重陆轻海”、实施“闭关锁国”,沒有持久的海洋活动,海军失去了存在的功能需求,这种“不出海”的舰队,沦为一种空虚摆饰,一旦遭到敌人攻击,只有失败的命运。


(一)“甲申”:福建海军被歼马江


1884年发生在福建马江的中法“甲申”海战,称不上是海战,只是一场内河里的袭击战。


当时法国一支不大的舰队封锁了闽江口,司令孤拔将军竟以“游历”为名率领10艘军舰驶进30多公里长的闽江,堂而皇之地进入福建水师的基地马尾港。一面荒唐命令中国军舰不能出入闽江及改变泊位;一面进行战术部署,明确分工“一对一”找好攻击中国军舰的目标,作好了随时攻击准备。


就这样11艘中国军舰同10艘法国军舰同聚一港、竟相伴锚泊40多天,这种引狼入室、与虎同榻的现象在世界海军史上是咄咄怪事。


当天,孤拔将军提心吊胆地坐镇“伏尔达”号指挥台,唯恐清军先行开火,使法国舰队陷于灭顶之灾。等到落潮时,法国军舰的舰首对准清军舰艇的舰尾时的有利时机,他下达了攻击命令,法军舰队突然向中国军舰猛烈开火。顿时,马尾江面顷刻水柱冲天、一片火海。清军11艘军舰顷刻全被击毁,导致福建水师连同陆岸炮台守军1000余人死亡。


这就是发生在马江上的“甲申”海战,法军以赌徒心态侥幸得胜,中国朝廷昏愚、庸将误国,在茫然中落败。马江上打了一场“中国不该败、法国不会胜”的战争。这是中国海军史上的奇耻大辱,留下了第一块“国耻碑”。


(二)“甲午”:北洋舰队毁灭威海


1894年发生的甲午战争,既是中日两国综合国力和军力的较量,更是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博弈。


清代,曾经创建过一支称雄东亚、排列世界前列的铁甲舰队,一度慑止日本的侵略企图。但经历了甲午年的三次海战,即:丰岛遭遇战、黄海大海战和威海包围战后惨遭覆灭。


当日军包围威海,陆上守军不战而逃,港口四周炮台被日军占领,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尽管水师官兵奋勇迎战,但已经无力回天,落个被歼灭的命运。


舰队司令丁汝昌,副帅、“定远”号舰长刘步蟾、“镇远”号舰长林泰曾、继任舰长杨用霖,刘公岛护军统领张文宣均尽忠国家、拒绝投降、自杀身亡。港内“镇远”等10艘军舰被俘,标志着清朝苦心经营15年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是近代海军史上第二块“国耻碑”


在中国海军史上,南有“甲申”,北有“甲午”,导致中国“舰毁海防溃,国破山河碎”,这是刻骨铭心的国难,史称“二甲国耻”。


思想家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痛切陈述:“昔日马江之战,兵船全数摧破;威海之役复举,新旧战船尽为敌人所掳,见晒于外人,贻讥于小国。大国舰队接连被敌人歼灭在自己的内水里,连小国都来讥笑我国,这是中国历史上血的教训,中华民族把雪洗“二甲国耻”作为神圣使命,我的网名由此取为“雪甲”。


(三)“丁丑”:民国海军自戕长江


民国时期,蒋介石“积极反共,消极抗日”,一心消灭共产党,海军被边缘化,中国再次落个“有海无防”、国不成国状态。


日军第三舰队向中国发布《封锁航行宣言》,禁止中国公私船只出入中国领海。日本驻华副武官本田忠维向中国海军司令陈绍宽命令:“中国政府对日本的军事行为不得抵抗,否则就要用武力歼灭。”


国家沒有强大的海军,无力保卫主权国土,只得仰人鼻息,听命侵略者,将舰队撤离领海、挤进长江,任凭敌军肆无忌惮的狂轰滥炸,完全丧失了作战的主动权。


蒋介石亲自部署一个“沉舰塞江”计划,在江阴江面上将近百艘军舰、商船一字排开自沉江底,组成一道“阻塞线”来阻滞日军行动。民国海军成为消失在自己的内河里的第三支舰队。结果,日军利用陆海空优势疯狂进攻,不久南京陷落,国民党军队全线崩溃,国民政府名存实亡。这便是史称“丁丑自戕”的第三个国耻碑。


今天回顾历史,仍然心灵震颤、气愤填膺。总结教训,下定决心:为了国家安全与发展,一定要建设强大的海军!


二.新中国坚定建设强大的海军


(一)海军的重要战略地位


毛泽东既是思想家、军事家,还是海洋战略大家和新中国海洋事业、人民海军的缔造者。他在


1939年分析中民族时写道:“我们中国是世界上的大国之一”“有很长的海岸线,给我们以交通海外各民族之方便。”指点中国一定会走向海洋,同世界各国交往,需要有强大的海军来保驾护航。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期间,他提出了“长江要过,海军要建”的大战略,“过长江”,表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建海军”,呈现战略思维的前瞻和睿智。在渡江战役中,确定张爱萍创建海军舰队,任命张学思筹建大连海军学校,开启了创建人民海军的艰辛征程。


1953年,他在“长江”舰上向指战员指出:“我们一定要把我国一万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线筑成‘海上长城’和‘海长铁路’”。既要“看好家”,还要“走出去”,这是他对中国海军发展战略最为完整的叙述。


(二)两次题词强调“一定要建设强大的海军”


1949年8月28日,在建国前夕百忙中接见华东海军领导座谈发展海军问题,根据大家所言,归纳其中,题写了“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海军,这支海军要能保卫我们的海防,有效地防御帝国主义的可能的侵略。”


1953年2月21日、24日,在航行途中,两次为5艘军舰题写了相同的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这个题词悬挂、张贴在海军领导机关、部队驻地、军舰阵地的醒目地方,成为海军的建军方针和指战员的座右铭。


mmexport287c7f5ed94c284a7bc1b06d85446eb5_1657702691986.jpeg

(三)期待海军尽快强大


由于受制诸多因素,虽然人民海军日益发展,但仍然不够强大,毛泽东感到力不从心,曾经5次伸展小指头凌空晃动,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对海军强大的期待。


1953年2月24日,毛泽东视察当时华东海军吨位最大、火炮口径最大的“南昌”、“广州”号护卫舰和1艘登陆舰。他指着着这几艘军舰,对陈毅、张爱萍等说:这3艘军舰加起来不如1艘“重庆”舰大,比美国军舰就更小了,并伸出小指头凌空晃了几下。


1954年10月18日,在国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讲到“我们海军目前只是一点萌芽,尚不能胜任海洋大国的海洋使命。他在主席台上向大家伸出了小手指,连晃了几下。


1974年1月,西沙海战胜利,解放了全部岛屿,当听到海军领导汇报,我军尚不能追击到南沙赶走南越海军,便说。“建设强大的海军好多年,我们的海军只有这样大!他伸出小指头晃了晃。


当古巴外长向毛主席热情祝贺中国在西沙“打了一个大胜仗”,他只是淡淡一笑,摇了摇头,伸出了右手的小手指,晃了一晃。


1975年5月3日,82岁高龄的毛泽东接见海军苏振华政委时讲:“海军要搞好,使敌人怕!”,对海军现状又一次晃着小指头,谈到海军发展时,他伸出大拇指说:“我们的海军要这样大!”他老人家高龄病魔缠身,仍然魂牵梦萦着海军建设,企盼建设强大的海军。这是他对海军的最后期待,鞭策着海军指战员,殚精竭虑去实现“一定要建设强大海军”的历史重任。


三,“兴海军,振中华”的蓝色梦想正在实现


中国正在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海洋拥有广泛的海洋权益,我们坚定走向海洋,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蓝色梦想,海军是走向海洋的保障力量,对海军具有持久的功能需求。


中国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高度发达,具备建设强大海军的各种基础条件。


人民海军已经建成为强大的海上力量,拥有强大的战略核潜艇部队、强大的多个航母编队、配备先进的万吨大型驱逐舰、新型多用途两栖攻击舰,海军数量、质量实力跻身于世界前列。


中国军舰队已经驶向深蓝,航行在世界各大洋,有效慑止敌人的侵略企图,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并遵循联合国选章宗旨、坚定维护世界海洋和平。


中国制造的“福建”号航母被国际上称为“先进航母”是实至名归,它同美国现役的同类航母“福特”号比较,其现代化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吨位大。属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的重型航母,目前只有美国、中国拥有。


推进功率强。采用了世界先进的全电推进系统,航速、续航能力取得新的突破。


起降设备先进。安装了电磁弹射器和电磁阻拦索,大幅度增加舰载机的起飞效率和满足大型飞机起降要求,实战能力也得到飞跃提升。


雷达设备先进。舰岛上安装有世界上唯一的集成了X波段和S波段的相控阵三坐标雷达,一体化桅杆设计提高了隐身能力,大幅提高了雷达数据处理能力,提升对多目标的跟踪性能。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toutiao.com/article/7119500771246260777/?tt_from=weixin&utm_campaign=client_share&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iid=1746490663136168&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share_token=c7952059-c2c6-4094-9dcb-e87fd7c5503a&wxshare_count=1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