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个世界地球日| 带你了解“碳达峰”与“碳中和”

来源:环境生态网   发布时间:2021-04-23 09:42:10 

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地球日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于1970年发起。现今,地球日的庆祝活动已发展至全球192个国家,每年有超过10亿人参与其中,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

 

2021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第52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的通知》,今年的世界地球日主题仍为“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且十四五期间将一直延用此主题。

 

一、地球"发烧了"

 

 

本世纪以来,人们蛮横地征服自然,蛮横地向自然界索取,对地球造成了难以逆转的伤害,气候变暖是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首。

 

人类活动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加速。如果不管控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候系统将进一步变暖,进而导致地球系统丧失恢复力,进入“热室地球”这一不稳定状态,全球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面临的气候风险加剧,甚至面临灭顶之灾。

 

二、何为“碳达峰”与“碳中和”?

 

 

我们所说的“碳”,指的是人类生产生活中排出的各类温室气体,为了便于统计计算,人们把这些温室气体按照影响程度不同折算成二氧化碳当量(CO2),所以常用二氧化碳指代温室气体。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我国承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碳达峰

 

碳达峰(peak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是指一个区域、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在一段时间内(一般以年为单位)达到最高峰值,之后进入平台期并可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然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标志着经济发展由高耗能高排放向清洁低能耗模式的转变。

 

碳中和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也就是净零排放,指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所必需的碳排放,通过森林碳汇和其他人工技术或工程手段加以捕集利用或封存,而使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净增量为零。

 

三、我国提出“3060”碳目标的底气

 

 

我国2015年就向联合国提交了《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并且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向联合国交存《巴黎协定》批准文书,还确定了到2030年的4项自主行动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并且,我国国家自主贡献的实施进展情况好于预期,承诺在2020年完成的3项自主行动目标均已提前完成。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碳减排,主动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流,积极布局碳中和,已具备实现碳中和条件。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9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提出,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四、我们个人能做什么?

 

 

我们都属于大自然,要让地球不“碳气”,需要每一个人的主动参与。及时关电脑、打开一扇窗、自备购物袋、感受大自然、种一棵树……只要你学会做减法:减排、减污、减负、减欲、减速,就能为碳中和、碳减排贡献自己的力量。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k-TzkitYqsnh17TOZLKM6Q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