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距离引发核灾难有多远?

来源:孝文   发布时间:2015-05-21 02:51:55 

英国和法国核潜艇在大西洋发生相撞,这起事故对双方潜艇都造成了破坏,万幸的是,此次事故并未酿成重大的核泄漏。然而,核专家警告说,现代化的核潜艇越来越难被对方发现,未来发生核潜艇相撞引发核灾难的危险越来越大。

英国国防部拒绝表态

据悉,两艘核潜艇是在比斯开湾水下相撞的,它们最多可携带32枚弹道导弹。在返回基地途中,法国水兵听到“砰”的一声巨响,后来才得知英国“前卫”号核潜艇与他们的“凯旋”号核潜艇头对头撞在了一起。

英国一位海军高级官员向《太阳报》透露说:“相撞事故的潜在后果不堪想象。虽然核爆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可能会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更为糟糕的是,或许由此会失去舰上的船员和弹头。这恐怕会是一场全国性的灾难。”

随着调查的展开,英国海军消息人士称,两艘潜艇在同一水域相撞的可能性只有百万分之一。

“凯旋”号声呐罩遭重创,经济损失高达5000万英镑。“前卫”号被迫返回位于苏格兰的法斯莱恩基地。目击者称,在被拖船拖入码头时,他们看到“潜艇表面出现非常明显的凹陷和刮痕”。英国国防部以“潜艇行动保密”为由,拒绝对此事发表进一步评论。英国国防部发言人说:“不对潜艇行动进行评论是我们的一贯政策,但我们可以证实,英国核威慑能力没有受到影响,核安全没有遭受任何损害。”

专家表示,“这种相撞很容易造成非常严重的事故,进而酿成一场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如果导弹或反应堆中的钚进入空气中,吸入这些粒子的人很可能立即丧命,或者在未来30年内患癌症风险大大增加。”

发生相撞的危险始终存在

“前卫”号人员编制为135人,是最早服役的“前卫”级核潜艇。所有“前卫”级核潜艇均可携带“三叉戟”弹道导弹。“凯旋”号同样是法国“凯旋”级核潜艇的首舰。“前卫”和“凯旋”级核潜艇都可携带16颗弹道导弹,每枚弹道导弹重35吨,可携带射程约为8000多公里的6枚核弹头。

据信,造价40亿英镑的“前卫”号和“凯旋”号当时都进入“隐形模式”,时速只有每小时7.2公里。发生相撞前,两艘潜艇的大部分系统均已关闭。它们并没有开启主动声呐或者说脉冲声呐探测其他物体,以避免暴露自身方位。取而代之的是,两艘潜艇可能开启了被动声呐系统,用来侦听其他舰船发出的声响。由于在水下前行时异乎寻常地安静,“前卫”号和“凯旋”号都未能及时发现对方,最终导致相撞事故。

英国海军内部人士称,在当时来说,法国“凯旋”号可能是能够在这一海域与“前卫”号相撞的唯一一艘潜艇。相对于“凯旋”号来说,中国和俄罗斯的潜艇噪音更大一点儿,更容易被对方发现行踪。美国潜艇与英国潜艇相比在降噪方面做得同样好,但两国间会交换其潜艇巡逻区域的信息。相比之下,英法之间并没有实现这种信息共享,这为潜艇相撞埋下了伏笔。

2000年,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潜艇不幸沉没,拉格是打捞行动的负责人。他指出“这就像两个眼睛被蒙上的人在同一间屋子里行动,他们终究会撞在一起。核电站要遵守严格的规定,并且必须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负责,同样的标准也应该适用于潜艇。”

拉格警告说,更严重的核事故是很容易发生的。“大西洋面积广阔,但绝大多数海军都利用同样的驻扎区、安静区和深水区,与母港的距离也大致相同。驻扎区内存在大量潜艇,这就意味着始终存在发生相撞的风险。”

要求政府给出合理解释

苏格兰民族党威斯敏斯特区领导人安格斯·罗伯逊表示,“国防部需要解释,一艘携带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潜艇,与另一艘同样携带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潜艇,在世界海洋中发生相撞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国防部不能躲在所谓的‘潜艇行动保密’后面,没有任何说法。”

法国方面刚开始时表示,“凯旋”号可能与一个从船上掉落后沉没的集装箱发生相撞。相撞事故发生后,“凯旋”号用了3天时间“一瘸一拐”地返回基地。事故发生后,法国和英国均未证实具体相撞日期,只表示事故发生在2月初。6日,法国曾发表一份简要声明,称“凯旋”号与“一个淹没物”发生相撞,可能是一个船运集装箱。

对于潜艇为何不能探测到彼此的存在,议员和裁军倡导者希望政府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攻击力强 善于躲藏

两艘核潜艇发生相撞看似一次非常怪异的事故,但由于都拥有令人惊讶的隐秘性,它们最终撞在一起,简单地说,都是高科技惹的祸。自1968615日以来,英国皇家海军每天至少派出一艘携带核弹、能够摧毁整座城市的潜艇进行水下巡逻。除了惊人的破坏力外,潜艇还擅长逃跑和隐藏。

在离开位于苏格兰的法斯莱恩基地之后,潜艇安静地潜入水下进行低速巡逻,在它们所处的空旷海域,这些潜艇几乎是无声的。如果敌方无法锁定它们的方位,就无法将其摧毁,即使发现也不敢贸然发动攻击。在潜艇战中,安静就意味着能够将自己隐藏起来,只要不发出能够让敌方声呐系统侦听到的声响,敌方就无法发现潜艇的方位。

发生相撞的英法两国潜艇都异乎寻常地安静,自身配备的声呐系统在设计上能够“听到”敌舰发出的最微弱的声响。据悉,两艘肇事潜艇都在执行例行威慑性巡逻任务。当时,“前卫”号和“凯旋”号都在努力侦听其他任何船只或者物体发出的声响,以避免发生相撞,但由于双方太过安静,它们都未能发现对方的存在。

通常情况下,法国海军一次只派出一艘导弹核潜艇执行任务。从这个角度上说,“前卫”号简直就是倒霉到家。在执行任务时,世界上只有一艘潜艇可能与它“撞车”,但最终它还是没有躲过这一劫。

核潜艇安全性面临挑战

类似此次携带核弹的英法潜艇相撞事故实际上很难避免。核潜艇具有极高的隐秘性,一旦发生事故,搜寻和营救行动都将面临巨大挑战。法国国防部长埃尔韦·莫兰表示,“我们面临一个极其明显的技术问题,这些潜艇无法被探测到,它们发出的声响还不及一只小虾。”

目前,欧洲有关人士正呼吁相关政府让这些“沉默的武器”更加透明化,方式是为执行任务的潜艇规划路线或者保留航线。然而,这些计划必将缩小核潜艇可以隐藏的区域,除此之外,在驶入和驶出港口时,如果被敌方获得对其进行跟踪的机会,哪怕这个机会非常小,核潜艇作为一种核威慑的价值就会大大降低。最近,“国际潜艇俱乐部”联合起来“互换”彼此采取的安全措施并展示其硬件,以避免在未来发生可怕的相撞事故。

国际合作能否避免潜艇事故

现代潜艇技术已经非常先进,在执行任务时,人们很容易忽视它们固有的危险性。除了英法核潜艇相撞,俄罗斯最近发生的潜艇事故也再次提醒世人,潜艇技术存在直接的威胁。

200811月,一艘俄罗斯核潜艇出现故障,造成至少20名艇员丧命,当时灭火装置发生了故障并释放出大量灭火气体氟利昂,最终让潜艇变成一个“毒气室”,20多名艇员因吸入这种气体窒息而死。

其实,早在20008月,人们就已领教过深海营救的难度和复杂性并得到深刻教训。当时,俄罗斯核潜艇“库尔斯克”号在训练时不幸沉没,其他潜艇及时赶到事故现场展开救援,但最终还是无法打开“库尔斯克”号的舱口盖。俄罗斯曾向北约求助,但一切都太晚了,118名艇员最终全部罹难。

潜艇营救是军事合作的一个突出课题。2007年秋季,美国、俄罗斯、希腊、乌克兰、土耳其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海军在挪威沿海集结,展示自家硬件如何与他国潜艇开展合作。这一次,美国海军示范了一艘远程遥控系绳迷你潜艇,名为“救援能力系统”(以下简称RCS)。在演练中,RCS进行了营救挪威、荷兰和波兰潜艇的试验,艇员成功从一艘受损的潜艇逃亡到这艘救援艇上。据悉,RCS可以通过搭乘货运飞机,或搭载到多种军用和商用船只上,在72小时内赶到世界上任何出事地点,对潜艇展开营救。

美国海军潜艇营救装置家族共有3个新成员,RCS是其中第二个。第一个成员是一种潜水衣,2006年起投入使用。这种潜水衣能够让潜水员潜入深海区,对出事潜艇进行检查并清理逃生舱口。第三个新成员是一个泄压系统,预计于2012年投入使用。在从RCS转移到水面船只的高压氧治疗室过程中,泄压系统能够让获救艇员一直处于合理压力之下,避免浮出水面后因压力变化而受到伤害。一般来讲,发生事故后,潜艇内部压力很可能升高。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