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防疫生产两手抓主动作为奠定良好开局

来源:中国海洋网   发布时间:2020-03-23 16:36:29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船舶集团所属上市公司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船舶)战疫情、保交船、抢订单,为公司打赢防疫阻击战和科研生产攻坚战,奠定了良好的开局。

  疫情发生以来,在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积极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在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的全力以赴下,目前我国的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中国船舶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坚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两手发力、两不耽误,在切实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好复工复产。

  作为中国船舶集团旗下船舶海工业务上市公司的中国船舶,在疫情防控的同时,中国船舶所属成员企业组织重点项目“连续生产”,克服防疫期间人员短缺的困难,加强过程策划,紧抓复工复产。年初至今,公司建造及修理完工船舶合计42艘,建造完工大功率柴油机26台。1月21日至2月6日,公司成员企业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共有15艘船相继完工出厂;3月10日,全球最大木屑船在中船澄西下水。2月18日,成员企业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一座JU2000E型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交付离厂;3月7日,随着一艘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出坞,一艘21万吨纽卡斯尔型散货船艏艉、两个巨型分段同时起浮,备受关注的拥有“中国第一长度船坞”之美誉的外高桥造船大型邮轮船厂适应性改造重点工程——2号船坞改造项目主体结构完工。这些履约交付捷报频传也说明了公司排除一切困难,全力以赴保交船的决心。

  强管理始终贯穿在疫情防控工作和复工复产之中。公司及成员企业通过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加强人员、成本管理,实现有效的降本增效。在既要保证人员身体健康,又要保证有足够数量的劳动力维持生产和企业运作的前提下,中国船舶及成员企业建立了无死角、无漏洞的人员健康管控体系,加强对现场生产人员的出入核准、隐患排查等相关管理工作。此外,公司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实现部分人员远程办公,通过远程办公在减少接触的同时保证效率不降低。带面对疫情来的经营、履约和劳务纠纷等风险,公司通过积极推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和加强风险预判,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此次疫情对我国船舶工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但危与机并存。疫情的影响本身对行业就是一种产能出清,这给予大型船舶制造公司一个行业整合、提升竞争力的机会。同时,在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的情况下,航运企业成本下降,各国原油进口需求激增,也将使得运输需求激增。航运企业也在油价和造船价格均低的同时增加造船订单。2月28日,外高桥造船与新加坡船东签署2艘15.8万吨苏伊士型油船合同,它是外高桥造船自主研发设计,在已交付船型基础上开发的新一代绿色节能型油船,满足最新规范要求,各项性能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双方调整原定的面谈方案,经过反复的书面沟通、召开视频会议进行谈判,最终促成了签约。更重要的是,这还是双方继2019年12月签约全球首艘21万吨双燃料散货船项目后,短期内再次签订的新订单,开启了多船型领域合作的新篇章。公司成员企业沪东重机有限公司于近期成功承接2份盾构订单,签订5+3台低速柴油机合同,获得首批6G70ME-C10.5-GI-HPSCR双燃料低速机,标志着沪东重机MAN ES专利的GI双燃料订单实现零的突破。公司针对油轮等市场热度高、公司品牌竞争力强的产品,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据悉,一批重点订单正在洽谈过程中。

  在资本运作方面,中国船舶重大资产重组并募集配套资金事宜克服疫情期间各项不利影响,于2月25日顺利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核准批文。通过本次资本运作,将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核心的江南造船等军民船业务整合进入上市公司,进一步强化中国船舶作为中国船舶集团船海业务上市平台的定位,发挥船海业务的协同效应,推动船海产业做强做优,提升和发展中国船舶集团的核心优势。公司后续还将募集配套资金用于江南造船数字造船创新示范工程项目等项目,目前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News/11/2020-03-23/74342.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