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区普及现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威海南海新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0-01-02 16:34:32 

12月12日,走进南海新区景翔果蔬专业合作社的火龙果园里,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水泥柱制成的支架,上面红彤彤的火龙果像极了一个个圆滚滚的小红绣球,两三个一起并排生长着,压弯了枝条。

庄稼汉“赶鸭子上架”种水果

“别看他们个头小,吃起来很甜。”景翔果蔬专业合作社技术总监张福建顺手剪下一颗熟透了的火龙果。“这是今年的最后一批果,要保证口感,平日里的管控很重要。”张福建打开话匣子,介绍起火龙果的管理技术,“要使用特制的配方肥,根据它们的生长情况配不同的微量元素肥和生物菌肥。”

听着张福建介绍农业技术,俨然一位农业专家,一连串的农业术语脱口而出。而他却说自己就是个“老农民”“庄稼汉”。

不过,把时间往回拨5年,张福建的确是个普通的“农村大叔”,跟大多数农民一样,种着庄稼地,农闲的时候外出干点建筑活。

5年的时间,从一个庄稼汉到精品水果采摘园的技术总监。他的“身份”的变化映射了南海新区普及现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

64岁的张福建是南海新区小观镇东浪暖村的村民。2014年的时候,得益于南海新区加快城市化步伐,村里开始发展城市绿化苗圃事业,张福建被选为苗圃基地的负责人。曾经靠种田为生的张福建欣然同意,并很快摸清其中门道。2015年,东浪暖村决定转型发展农业采摘,新上了果蔬采摘大棚。张福建又被选为负责人。

这次对张福建来说就是“赶鸭子上架”了,“种苗木跟种庄稼一样,费不了多少心思,这葡萄等水果可不一样啊,娇贵,以前也没种过,稍不注意,可能就全毁了。”

但张福建仍然想尝试一下。他买了大量葡萄种植方面的书籍开始自学,还外出向有经验的人咨询,初步将基地定位为“休闲生态农业基地”,新上了滴管、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摸爬了一年后,32个大棚的10多个葡萄新品种便开始结果,产量和品相都还不错,颇受市场欢迎,葡萄采摘得以大规模发展。

学习摸索成热带水果种植行家

初尝甜头后,张福建心中暗想:“做就做高端,要起引领作用,必须得有别人复制不了的特色。”他发现北方地区没有热带水果,就主动提议尝试热带水果种植。

张福建拿出一个大棚做实验,开始种植火龙果。要让这些生长在南方的热带水果在北方安家,张福建着实费了很多功夫。他说,刚开始种火龙果时“两眼一抹黑”,每天除了泡在大棚里就是在家学习。为了更好地学习,张福建甚至搬出了家里蒙了灰的老古董——碟片机以及到处收集的书。

“刚开始种,心里总有块石头吊着,一宿一宿地睡不着,睡不着我就起来看书。”张福建说,看了一段时间碟片后,自己意识到刻录的知识只是一些基础,有些甚至已经被时代淘汰了。于是已经60多岁的张福建又开始摆弄起智能手机和电脑。现在,张福建的手机里还保存着《生物修复 让土壤健康好起来》《猕猴桃根腐病的生物防治》等几十篇农技方面的文章。

想把火龙果种好,不光需要理论知识,毅力和恒心也必不可少。为了让每朵花完全授粉,7000多个火龙果,每一个都是张福建晚上8点开始摸黑点灯人工授粉结的果,他经常干到凌晨3点多才能回屋睡觉,第二天早上7点他依旧雷打不动起床收大棚棚顶的棉被。“火龙果夜里才开花,需要夜间授粉,但我们是大棚种植,无法靠自然风授粉,而且虫媒授粉的成功率也很低。”张福建解释道。

经过不断摸索,如今张福建已经成为一个热带果树种植的行家。他只需要看一眼果树的叶脉,就能迅速判断这棵树是否健康,并采取有效救助措施。在他的管理下,景翔果蔬专业合作社的采摘园被授予“省级精品采摘园”的称号。

今年,火龙果园亩产量已经达到5000斤。除了红瓤的火龙果,张福建还嫁接出了6种创新品种,并成功试种了木瓜、柠檬、凤梨等近10多种热带水果。

对于未来,张福建也有自己的想法:“现在南海新区这么重视现代农业,我要进一步用好科学技术,再上一些喷淋、温控、增光等专业设备系统,同时把亲子教育、科普等融入其中,把果园打造得更精致,做南海新区乡村振兴的领头羊。”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www.whnh.gov.cn/art/2019/12/30/art_40965_2246261.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