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轮产业的潜力在哪里?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9-12-27 18:10:44 

在中国未来的海洋旅游经济中,邮轮产业被认为具有广阔的前景,它似乎把电影《泰坦尼克号》和《海上钢琴师》的浪漫气息带进了现实。

邮轮产业进入中国内地十几年来,发展可谓迅猛。2014年,国内邮轮全年销售人次突破百万,两年后再次突破200万,邮轮航次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豪华邮轮进入中国,市场迎来爆发期。

另有数据显示,2016~2018年,国内出境邮轮游客均接近300万人次,而2012年仅有约25万人次。

2018年,邮轮出入境旅客合计488.69万人次,是2008年(48.7万人次)的10倍。

中国内地已有13个邮轮港(上海、天津、厦门、广州、深圳、海口、青岛、大连、三亚、连云港、温州、威海、舟山),其中8个为邮轮母港。

但是,任何一项产业的发展都不可能是永远平稳向上的。今年上半年即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邮轮产业已进入调整期。而近日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发布的《邮轮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13个邮轮港共接待邮轮976艘次,同比下降18.22%。具体来看,各港口邮轮接待量增减不一。其中,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共接待邮轮375艘次,同比下降20%;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接待邮轮116艘次,同比下降34%;广州港南沙国际邮轮码头接待邮轮94艘次,同比下降23%。而厦门国际邮轮母港接待邮轮96艘次,同比增长26%,深圳太子湾邮轮母港接待邮轮船次也有较大增长。

今年9月第八届上海邮轮游艇旅游节上发布的《2019中国邮轮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沿海13个邮轮港共接待国际邮轮364艘次,同比下降27.20%,邮轮出入境旅客合计177多万人次,同比下降23.74%。其中,母港邮轮322艘次,同比下降29.3%,母港旅客168万人次,同比下降24.68%;访问港邮轮42艘次,同比下降4.55%,访问港旅客约18万人次,同比下降2.31%。

在早期的新鲜感消失之后,下一阶段,中国的邮轮产业将如何发展,是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航线选择较少、配套产业链不完备、服务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都被认为是制约中国邮轮产业的瓶颈。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中国市场上仍以外国邮轮公司为主,我们应该拥有真正扎根中国,关注中国消费者习惯,长期持续在中国发展的中资邮轮企业。对于这一观点,笔者颇为赞同。

任何一种外来文化和经济模式,都要经历本土化的过程。异国格调固然有吸引力,但最终还是要与本土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和行为习惯相结合。根据中国当下经济社会和国民消费的特点,笔者认为,下一阶段的邮轮经济应考虑打造四类平台。

一是购物平台。海外购物是中国游客最为热衷的消费方式。邮轮经营者要把海外购物的“惊喜感”“实惠感”甚至“炫耀感”结合起来,带给消费者。要与航线上各靠泊港口加强协作,在通关、税率、支付等各个方面提供便利。深入挖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质产品、特色产品,为游客提供购物指南和具体服务,甚至把邮轮本身变成高端海外产品的购物“步行街”,从而使邮轮消费不再只是一张船票和几顿晚餐,而是让游客们笑着拿出更多的真金白银。

二是健康平台。健康是一种永恒的需求。目前来看,老年人已成为中国旅游市场的主力军,有积蓄、有时间,银发旅游团活跃在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很多人认为,中国的老年人早已习惯于节俭,消费潜力不大,这当然有一定道理。但唯一可以让他们甘心付出的,也许就是健康消费。要精心设计日程,将健康讲座、营养配置、休闲运动、体检咨询融入其中,使老年消费者感到不虚此行。

三是会展平台。中国目前的各种会议、论坛、展示、发布可谓遍地开花,多不胜数。邮轮的经营者可以把邮轮打造成举办论坛、会展的平台。在碧海蓝天中交流论道,享受着豪华邮轮上的美食与服务,必将使与会者心旷神怡。会议间隙,则可以登临港口,体验异域风情,观览风光名胜。

四是研学平台。研学游是近年来兴起的热点,邮轮模式应成为一种高品质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把邮轮打造为科考船,聆听讲座、观摩采样、参与实验、了解科考装备。登岸之际,还可参观知名大学、博物馆,与外国专家、学生交流互动,让孩子们在父母的陪伴下,在美妙的海上旅程中,开阔眼界,增长见闻,留下成长中的美好记忆。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content/201912/27/c14735.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