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再担国家使命!

来源:青小岛   发布时间:2019-10-21 10:52:32 

18日晚,青岛浮山湾焰火璀璨,犹如簇簇绚丽的花朵绽放在海天之间。

19日,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致贺信。

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境内14个省市的跨国公司报名参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15家(境内20家),行业领军企业197家,嘉宾人数超过500人。阵容可谓空前。

上一次浮山湾畔专门为重大活动升腾起盛大烟花,是一年多之前的上合组织青岛峰会。那一次,11个国家领导人来到青岛。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之后,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落地青岛。在国家开放的大局中,青岛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本次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级别相当之高,由商务部和山东省政府共同主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

峰会是境内外首个围绕跨国公司而创设的高级别会议,永久落户青岛,固定在每年10月第3个周六周日举行。

毫无疑问,本次峰会在新时代国家的开放大局中将占有一席之地,如此重磅的峰会扎根青岛,又将为这座海滨城市带来哪些“近水楼台”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01

新的宣示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说,举办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聚焦跨国公司同中国合作,既是对跨国公司发展的展望,更是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宣示。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营商环境只会越来越好,为全球跨国公司创造的机遇只会越来越多。我们欢迎全球企业家来华投资兴业,努力实现互利共赢、共创美好未来。

在8月份召开的峰会相关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表示,举办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将宣示中国对外开放坚定决心,专注跨国公司发展议题,聚焦跨国公司与中国的合作,持续放大办会效应,为我国扩大开放打造一个新平台。

“一方面,可以拉近与跨国公司领导人的距离,加强交流,增进互信,凝聚共识,扩大合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宣言》等方式,就涉及跨国公司的重大热点问题发出中国声音。”

不难看出,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是彰显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平台,同时也是中国扩大开放的新平台。

根据议程,商务部将在峰会上召开以《外商投资法》落地实施为主题的闭门会,为了进一步细化《外商投资法》确定的各项制度和相关配套法规,听取参会跨国公司意见。此外,商务部将就《外商投资法》实施发布重要政策。

从中,参会的跨国公司领导人将切身感受中国扩大开放的实招和诚意。

对中国而言,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02

国家的新平台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之后,青岛接连承担了多个国家战略。无论是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还是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其核心都是两个字:开放。

本次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依然围绕“开放”做文章。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之下,中国前进征途中面临更大的挑战。如何破解?中国迫切需要闯出一条新路。

在国家的定义中,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就是一种新的尝试。峰会是解决内外企业经贸合作的平台,具有全国指向性。这一平台办好了,辐射的不仅仅是青岛和山东,而是全国。

对于青岛来说,从此之后便拥有了两个独有的再闯开放新路的平台,另一个当然就是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

此前,“青小岛”曾专门撰文分析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

说白了,继上个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那一轮开放之举之后,面对新的国际形势,“一带一路”倡议将引领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使我国由重点开放转向全面开放。

转向全面开放,两个国际合作平台不得不提:金砖国家组织和上合组织。

之所以单提这两个,是因为从之前的G8到后来的G20等,均是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治理平台。

G8扩展到G20,也是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意识到单纯依靠他们关起门来开会,已经寻不出有效对策,于是才纳入了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均没有西方国家的影子。这两个组织,是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发展和国际治理的重要平台。

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在厦门举行,并发布了《厦门宣言》;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在青岛召开,被誉为规模最大、级别最高,成果最多,创造了一系列上合组织的纪录。

青岛的上合经贸示范区,就是去年峰会的重要成果之一。放眼全国,与青岛这个示范区定位类似的,并不多见。

两个重量级平台落户青岛,国家对青岛的厚望可见一斑。

03

青岛的文章

今年以来,青岛的主政者提出,要站在山东地图、中国地图,甚至地球仪前,重新考量“自我定位”:于全国,要负起“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的使命;于全省,要扛起“打造山东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的重任。

10月19日晚,在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青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主题路演暨青岛啤酒之夜欢迎晚宴上,青岛市委书记表示,青岛这座深具开放基因的沿海城市,站到了中国开放发展的最前沿,承担着打造成为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形成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历史机遇与国家使命。

上述说法和定位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具体到上述两大平台,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的嘉宾主要来自于发达国家,经济富庶,资本雄厚;而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主要做好“一带一路”的文章,其中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机会多、潜力大,对资本需求也大。

作为“探路者”的青岛,如何嫁接两种资源,寻找其中的利益契合点,将是一片“大而深”的文章。通俗来讲,在全球的资本和资源寻找出口之时,青岛能否承担起“中转平台”的角色。一如当年香港对于大陆开放的作用。

这篇文章做好了,不但青岛的“自我定位”会轻松实现,而且也会为国家闯出一条新的开放之路。

如今,国家已经把青岛推到了最前沿,并为青岛“代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就在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表示:来中国,来山东,来青岛,共谋发展!

改革开放的前40年,深圳是中国开放的高地。进入新时代之后,青岛的地位日益凸显,国家战略持续加持。

青岛,迎来了史上最佳的发展机遇。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c.m.163.com/news/a/ERU5Q51504379D5K.html?spss=newsapp&spssid=f7ab4a9954f0c816bb02d86053e23487&spsw=4&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