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十三个城市的入海排污口现场排查完成

来源:海洋网   发布时间:2019-09-12 18:03:05 

  原标题:渤海地区入海排污口现场排查结束

  环渤海十三个城市的入海排污口现场排查全部完成

  9月2日-6日,生态环境部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启动最后一批渤海地区入海排污口现场排查工作。截至目前,环渤海13个城市的入海排污口现场排查任务全部完成。

  在本轮次抽调的现场组人员名单中,多以参加过入海(河)排污口现场排查人员为主。他们以丰富的经验判断、熟练的操作技巧、默契的团队配合,为入海排污口现场排查工作画上圆满句号。

  “最美排口”也要纳入清单

  在秦皇岛市海港区金梦海湾的沙滩上,趴着一条大大的鲸鱼,在游客眼中这只是一处景观造型。而在工作组的APP上则显示,这是一处排口。

  工作组初步认定“鲸鱼排污口”为雨水排口。一位现场排查员笑道:“有口皆查,应查尽查,这个口子可以评选为最美排口,但它再好看,也得先纳入排查清单,经过监测、溯源后,再最终确定是否有污水汇入或管道混接,到底算不算排污口。”

  近年来,秦皇岛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打造生态旅游城市,特意将沙滩上这个显眼的雨洪水排口进行规范整治改造为“鲸鱼排口”。改造后的排口,提升了美观度,但对日常监管来说也增添了隐蔽性。排查组赶到现场时,排口未向外排水,而且管道又埋藏在沙滩下面,很容易出现漏查的情况。而前期无人机航拍时刚好拍到“鲸鱼正在吐水”。

  跟随APP疑似点位的信息提示一路向前,排查组在不远处又发现一处排口。经现场初步确认,此排口为泄洪渠。渠道周围是一片生态湿地,周围茂密的湿地植物,表明此处的水质较好。

  在以前,这些类似排水口不会作为排污口记录在册,但实际上一些雨洪口往往存在污水混入、雨污混排等情况,需要登记在册后监测、溯源,进一步判断是不是排污口,需不需要溯源整治。

  此次排查坚持“站在海里看陆上”的原则,实行“全口径”排查,只要向海洋排污的口子都纳入排查范围。入海排污口现场排查工作手册明确指出,入海既包括直接入海,也包括通过湿地等水体间接入海;排污口既包括工业排污口、生活排污口,还包括通过各类水渠、小溪、坑塘等间接入海的排污口等。

  因此,无论是“最美排口”,还是间接入海的湿地,只要有水体排入海洋,均需纳入排查范围。

  再隐蔽的排口也要找到

  9月4日,天公作美,风平浪静,适宜出海。

  秦皇岛东海岸,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码头。记者跟随攻坚组坐上了“海监2024”号船艇。

  “昨天我们出海的时候,浪太大,船晃得厉害,为了安全起见,便提早返航了。今天天气好,我们可以好好找一找排污口了。”攻坚组向记者介绍道。

  “烟救码头、接高码头、新开河码头……”,海监船一个码头接着一个码头地仔细排查敏感点位。

  攻坚组组长在船舱内,与船长随时商量航线。组员站在船舷上,用望远镜寻找码头上的疑似排污口。组长高宁是入海排污口现场排查的元老,组员寇杰锋也曾参加过前两轮的现场排查工作。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最终发现了3个新增点位。

  默契配合不止体现在海上,陆地排查也相得益彰。

  下午接到其他小组的支援信息后,攻坚组驱车赶赴50多公里外的昌黎县。到现场后发现,这个疑似排污口在墙外的灌木丛中。

  攻坚组首先升起无人机,确定疑似排污口的位置。再通过航拍,找到可以徒步进入的小路。由于排污口正在向外排水,因此需要现场快检。在齐腰深的杂草中,二人踉踉跄跄地前往排污口所在地采集水样。采到水样后,一个人进行现场快速检测,另一个人录入点位信息。娴熟操作、默契配合,攻坚组很快便完成了此处点位的排查工作。

  从今年1月至今,在完成渤海3000多公里海岸线全部无人机航空遥感(即一级排查)的基础上,生态环境部组织1600多名骨干力量进行“拉网式”排查,人工徒步完成了环渤海13个城市的入海排污口第二级排查。

  据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对疑难点进行查缺补漏(三级排查),建立科学完善的入海排污口名录。之后,继续推进入海排污口监测、溯源分析、分类整治等,全面摸清入海排污口状况及排污情况,形成务实高效的监管体系和长效机制,为海洋环境质量改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News/11/2019-09-12/69326.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