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观点 | 加快科创型城市建设,驱动城市发展

来源:泛华集团   发布时间:2019-05-23 15:04:23 

当前,科创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大量城市迎来建设热潮,科创投入不断加大,创新环境不断改善,科技创新功能逐渐发育。泛华认为创新型城市与城市创新不同,是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理清科创功能的空间组织逻辑以及与城市功能的协调关系对大力提升城市科创能力、持续激发全面创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微信图片_20190523150320.jpg

一、政策引导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劲号角。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及“创新”一词超过50次,在这其中,关注度最高的就是“科技创新”。

 

二、城市升级


城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引擎,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支撑。当前,我国已进入加快创新的攻坚阶段,大部分城市将“创新型城市”作为发展目标,约60%的城市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日益成为推动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动力。通过对大量城市建设实践,泛华认为城市创新发展的主要任务集中于对创新要素的投入和创新环境的营造等方面。

 

三、创新要素空间聚集


创新型城市是指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自主创新为主导,以创新文化为基础,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当这些创新要素形成聚集与发展就会形成空间上的表现,即城市科创功能区,它的建设依赖于科创资源和科创功能的集聚,根据类型不同,我们将其分为知识创新功能区、技术创新功能区和服务创新功能区。


3.1  知识创新功能区


知识创新功能区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学术机构,重点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创业孵化服务,配套发展研发中心、培训服务等功能。依据核心动力源的构成和发展方向不同,又可细分为依托高校综合型科研中心形成的知识创新功能区,和依托专业科研院所或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集群的专业化科研中心而形成的知识创新功能区。泛华认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建议采用产学研高效融合的空间布局模式,积极引导创新型企业适度集聚,我们通过配套完善的科创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使得科技成果从封闭的校区、实验室逐渐走向产业化、商品化,同时还需助推创新社区建设以及与周边多样配套社区的融合发展,进一步促进创新与社会交往。


知识创新功能区往往与城市中心区空间联系密切,能够充分利用中心区完善的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文化娱乐、资源中介等多样综合服务,对加强科技创新环境要素的构建以及对创新人才的服务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3.2  技术创新功能区


技术创新功能区以创新型企业为核心,构建通过科技中介、金融等服务机构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服务平台,促进产业创新,形成创新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功能区根据主要集聚的创新企业的产业类型不同,我们分为高新技术产业主导、先进制造业主导和国防科技引领三种类型。由此我们归纳为: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功能区:依托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形成由旗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运营总部组成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部,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科技金融服务、企业孵化服务等功能。


先进制造业创新功能区:依托先进制造业集聚,形成企业运营总部与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实验室结合的制造业企业总部,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生产中试/生产基地等功能,随着产业升级和城市扩张,量产化制造环节逐步外迁布局。


国防科技创新功能区:以国防军事研究机构和军工企业为核心,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企业孵化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等功能,以先进技术和制造业基础带动城市创新发展。增加企业孵化功能,推进军转民用、军民融合发展;配套居住、生活服务功能,形成开放、促进交流的创新功能区。


泛华认为技术创新功能区的建设应从以服务于生产为核心转向生产、生活并重的发展观念,基于多样居住体系与生活配套服务的配给,将有效改善传统单一功能、封闭格局的“园区”走向具有城市综合功能与开放性的“城区”格局。


3.3  服务创新功能区


服务创新功能区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通过互联网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为服务受众提供个性需求定制服务,最终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现代服务业有别于商贸、住宿、餐饮、仓储等传统服务业,以大数据计算和计算机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社区服务业等为代表,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新兴互联网技术、新型体验技术为主要支撑。 

微信图片_20190523150327.jpg

四、创新型城市的空间构建


依据城市创新建设的重点及主要发展方向,泛华认为创新型城市可分为四大基本模式,即知识创新主导型模式、技术创新主导型模式、服务创新主导型模式和多联驱动创新型模式。但总体而言,创新型城市的空间格局都可概括为“科创功能区+创新服务网”。创新服务是通过市场机制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的产业,涵盖创新的全过程。创新服务呈网络化分散布局嵌入到城市不同功能区,主要集聚于城市高等级生产服务中心和科创功能区。

 

五、创新型城市科创功能提升策略


我国尚处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初级阶段,城市科创功能空间体系构建还不完善,科创功能培育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科创服务领域发展不平衡,服务功能较单一。生产力促进中心、各类型的科技孵化器等科技中介机构发展较快,而为科技创新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科技评估、创业投资服务等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服务机构发展缓慢,滞后于企业和社会需求。


第二,科创功能区与城市功能融合较差,缺乏整体统筹。城市创新要素、产业资源高度集聚于城市中心、科创园区和少数大型企业,除城市中心的创新服务功能外,园区和大型企业的科技创新功能未形成开放融合的发展格局,重在产业布局引导,缺乏与城市创新功能的统筹规划与布局。

 

5.1  泛华策略——提高科创功能区功能复合度


创新活动的地理集中有效提高了城市创新能力,高度重视各类科创功能区的载体作用,通过科学规划和有序建设提升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


(1)健全分工精细的科创服务功能


科技创新活动需要一系列分工精细的专业性服务的支撑。


首先,科技创新的发展需要金融的强力助推,重点加强和完善多元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如风险投资服务、科技贷款和担保、资产评估、金融信息等服务等,为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融资渠道和多元金融服务支撑。


其次,贴近产业需求,进一步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包括行业协会、创业孵化、人才服务、咨询服务、培训服务等以知识、技术、经验和信息为创新主体和客体提供的服务,对提高科创功能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创新产出效率、推动技术转移、降低交易成本、整合资源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再次,优化生产服务业结构,适度发展高端生产服务业,提升开放层次,是城市吸引创新资源集聚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够有效推动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增强科技创新的辐射范围。国际上创新能力强的城市或地区,无不具有发达的生产服务业。


(2)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实现职住协调


以科创功能区涉及的各类人群的需求为出发点,引入“产城人融合”的发展理念,既要做到产业入园,又要做到配套完善。充分考虑产业人员的衣、食、住、行需求,不盲目造睡城、鬼城,注重开发时序,实现科创功能区的职住协调,建设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5.2  泛华策略——加强科创功能区与城市其他功能区的协调融合


加强科创功能区与城市其他功能区的统筹规划与紧密融合,形成无边界科创功能区,促进创新活动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全面互动,合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加速科创功能区与城市高端生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借助城市完善的高端生产服务加强科技创新网络的构建,主要通过虚拟网络+便捷的交通联系与城市高端生产服务中心建立联系;推动与城市生产空间的融合发展,依托城市一般产业园区和生产基地实现创新型企业的产品规模量产,主要通过便捷的交通联系强化功能对接;促进与城市生活空间的融合发展,缩短创新人群工作与生活交通半径,通过构建复合型居住体系满足不同创新人群居住需求,通过便捷的交通和多元化通勤方式推动两者充分融合;此外,还需强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与协调共享,注重空间结构、景观环境的一体化打造。


5.3  泛华策略——紧密区域合作,链入上一层级创新网络


紧密区域创新合作,整合创新资源,全方位、立体化链入上一层级或更高层级创新网络,加速城市创新能级提升。围绕区域创新需求及创新发展新机遇、新动向,有针对性地提升专业领域创新能力;构建跨区域合作科创园区,融入区域创新平台。此外,创新型城市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应努力承担区域、国家层级的创新职能,增强创新的开放程度,促进创新人才、创新资源、创新科技成果在更大空间范畴的互联互通,提升区域创新的国际化水平,增强城市创新能级和影响力。

微信图片_20190523150330.jpg

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城市竞争力和国家实力最关键的体现。到 2020 年,我国将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创新型城市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城市科创功能体系作为一个城市空间载体的科学构建对指导城市创新布局与发展、提升城市科创能力、推动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oVcjTf_mGhblXJMfMQj80g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