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净三藏与海上丝绸之路》报告会在济南举行
为了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山东省会济南文化氛围,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4月11日下午,由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济南大学主办,舜网、济南市作家协会、山东书城、济南泰岳爨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义净三藏与海上丝绸之路——从齐州(济南)到印度》报告会在山东书城举行,报告会邀请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院长王邦维教授主讲。
报告会上,王邦维教授以义净法师的事迹为主线,重点讲授了义净的历史贡献、义净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义净之于济南的意义等内容,将他的研究成果与听众分享。据王邦维教授介绍,义净出生于济南,在玄奘大师之后约40年取道海路远赴印度,在印二十五年后回到洛阳。从此在洛阳与长安两地翻译佛经,直至圆寂。义净大师所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与《南海寄归内法传》这两部著作,就是他从印度取经归来后整理完成,所以其史料价值和真实性具有无容置疑的可靠性。
在18世纪,当印度和南洋各国尚没有成文历史资料的情况下,义净的著作就更加显得可贵,成为后人研究中印关系史、中西交通史、印度史、南洋史、宗教史和文化史的宝贵典籍。甚至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曾先后被译成法文、英文、日文出版,是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史,佛教史和印度东南亚历史的不可缺少的文献。
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院长王邦维(邢新建摄)
王邦维教授简介:
王邦维先生系北京大学季羡林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现任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印度研究中心主任。1979年四川大学历史系77级本科肄业,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毕业(导师季羡林),1987年北京大学东语系博士毕业(导师季羡林)。历任北京大学东方学系系主任(1997-1999)、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003-2014)、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1996-2015)、北京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1997-2014)。著有《佛经故事选》(1985)、《大唐西域记校注》(集体著作,季羡林等,1985)、《大唐西域记求法高僧传校注》(1988)、《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1996)、《唐高僧义净生平及其著作论考》(1996)、《华梵问学集:佛教与中印文化关系研究》(2014),《感怀集》,(2015),《跨文化的想象:文献、神话与历史》(2017)、《交流与互鉴:佛教与中印文化关系论集》(2018),《丝路朝圣:玄奘与〈大唐西域记〉故事》(2019)等著作。另在国内及德国、法国、印度、日本、瑞典、爱沙尼亚、荷兰、尼泊尔发表有多篇学术论文,内容涉及佛教语言、文献、文学、历史及中印文化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Culture/4/61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