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的海洋足迹—— 南极中山站:三十而立 初心未改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9-02-26 16:49:11 

今天,2月26日是中国第二个南极考察站——中山站的30岁“生日”。

从集装箱铁皮房,到现代化“小城镇”;从西南极考察,向东南极拓展……30年来,中山站科研能力、后勤保障等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已发展为集科研、观测、生活、环保、医疗等功能于一体的考察站,为我国南极考察提供了重要的科研和后勤保障。

中山站30而立,初心未改。它的成长,也是我国极地考察事业发展的缩影。

挺进东南极

1984年,我国在西南极洲的乔治王岛建立了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正式开启了探索南极科学奥秘的篇章。然而,在1400万平方公里的南极大陆,仅在西南极建立考察站还远远不够。于是,在东南极建立第二个考察站提上了议事日程。

1988年11月,“极地”号科学考察船搭载着一百多名考察队员,向着东南极进发。此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建设中山站。

建立一个可供越冬的考察站,一般需要耗时数年时间。在那年南极夏季,考察队员经过两个月的奋战,一个红色的建筑群呈现在东南极拉斯曼丘陵上。

1989年2月26日,中国在南极的第二个考察站——中山站正式建成。考察队员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当年建站、当年越冬的任务,标志着中国南极考察的重心开始由西南极向东南极转移,吹响了向南极内陆冰盖进军的号角。此后,中国以中山站为基地,又先后建立了昆仑站、泰山站,不断拓展南极科考领域和范围。

科考收获丰

随着中山站建成,我国陆基科考与研究活动也快速发展,考察领域从初期的亚南极环境、滨海与海岸带环境向南极内陆扩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

1989年建站以来,中山站气象台已经运行30年,为全球极地气象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1993年,我国在中山站安装了臭氧光谱仪,开始了大气臭氧总量和紫外辐射的观测,并延续至今。在国际极地年期间,我国在中山站又建成了大气本底站,开展温室气体长期观测。2002年以来,在中山站到泰山站和昆仑站的断面上,考察队安装了多套由卫星传输资料的自动气象站,为提高极地天气预报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30年来,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山站等地区获取的观测资料,对南极地区近代气候的变化规律、温室气体的本底特征和臭氧洞形成过程、南极考察气象业务天气预报系统、南极大气环境对东亚环流和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等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众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我国科学家在中山站建立了国际先进的极区高空大气物理观测系统,并与北极黄河站构成了国际上为数不多的极区共轭观测台站和相应的数据分析平台。以极区观测为基础,我国又在极光、极区电离层、空间等离子体波等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坚强的支撑

今年2月4日是农历除夕,中山站上一派繁忙景象。考察队员正在加班加点进行工程建设。

“目前激光雷达成功安装并投入观测,维修库建设完成,直升机停机坪完成了测高仪天线搬迁和场地前期平整,蔬菜温室完成了框架结构和玻璃幕墙配件安装。”第35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站长胡红桥说。

这只是中山站建设不断壮大过程中的一个节点。

2007年,我国开始南极“十五”能力建设,对中山站进行大规模扩建。随后,新综合楼、污水处理站、锅炉房、高频雷达机房等拔地而起,诊疗室、多功能会议室、食堂、体育馆等一应俱全。

2015年,南极中山站圆满完成“十一五”能力建设任务。期间,考察队员新建了主发电栋、越冬宿舍楼、新能源微网系统等工程。无线网络更让考察队员与万里之遥的国内实现了“零距离”沟通。

如今的中山站几经扩建,站区规模越来越大,科研力量和生活条件大幅提升,成为开展昆仑站、泰山站科学考察的后勤支撑基地。它承载着中华民族进军南极的梦想,坚如磐石,挺立在茫茫冰雪中。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content/201902/26/c9405.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