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得非常突然

——“卡特里娜”带来的思考

来源:朱瑾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6:08 

2005年8月25日,“卡特里娜”飓风首先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登陆,并迅速横过佛罗里达州南部进入墨西哥湾。在墨西哥湾海水表面温度超过32℃,微弱的垂直风切变和强大的高空辐散下,“卡特里娜”迅速增强为五级飓风,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为每小时150海里。随着“卡特里娜”再次靠近美国,受陆地影响飓风减弱为四级。29日,四级“卡特里娜”飓风最终登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南部的一个港口城市——新奥尔良,顷刻之间,整个城市几乎变为空城,估计经济损失达1500亿美元,景象甚为惨重。之后,飓风加速向东北移动,于8月31日在俄亥俄州转化为一温带气旋。
“卡特里娜”飓风给美国带来的全部损失很难用金钱来衡量,美国政府如果要重建新奥尔良,使其完全恢复成为受灾前的状况,至少要花数十年的时间。对于新奥尔良来说,这次灾难是一个偶然,但在这看似偶然的背后,却存在着必然性。
新奥尔良是美国南方的一座历史古城,请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大致可以了解新奥尔良的历史。
新奥尔良最早是法国殖民地。虽然它曾经被路易十五当作礼物送给了西班牙亲戚,由西班牙统治了四十来年。可是在西班牙的统治下,它的臣民基本构成还是原来法国殖民者的后裔,保留着法国的文化传统。在法国大革命转向恐怖之时,又有一大批法国人把它当作第二家乡,来到此地避难。在拿破仑于1803年把它卖给美国之前,论实际统治的时间长短,法国
人与西班牙人相差不多,可是,它更多地保留了法国的传统。它所属的路易斯安那州的法律,很特别的是有一些拿破仑法典的内容。今天它的一大片老城,依然被称为“法兰西区”。
新奥尔良是在1803年“变成”美国的。在1891年,这个美丽的海港城市,已经是当时美国南方最大的一个城市了,人口有24.2万人。在19世纪末,这里的意大利西西里岛移民变得多起来。它突然间也与纽约一样,天天由轮船载来一船船的移民。他们大多没钱,不会说英语。“法兰西区”附近的穷人居住区,悄悄变成了“意大利区”,挤满了来自意大利的西西里人。在1891—1892年之间,5644名意大利人来到这个城市,除了62人之外,全部来自西西里岛。还有不少移民在很长时间里未能加入美国国籍,还是地地道道的意大利人。
另外,美国历史上的发展很不平衡,南方和北方有很大差别,而新奥尔良和南方的其他城市又不一样。在当时,美国南方绝不像北方港口纽约那样,把大量的各色移民看作常态。这一时期的新奥尔良,又因南欧移民而人口暴涨,成为南方惟一一个有大规模意大利西西里岛移民的城市。在文化上,意大利移民和这里原来的法国移民后代、美国白人居民都完全不同。大批新移民无法立即融入社会,就自己抱团,帮派斗殴经常发生,给城市带来治安新问题;另一方面,这个地区长期以来法治传统不稳固。在拿破仑把它卖给美国之后,有将近九年,它没有正式作为一个州被接受,其原因之一,就是它的政治体制不够健全。而进入美国后,新的制度开始建设,它又经历了一场南北战争的战乱。
新奥尔良在1862年即被北军占领,经历战争中的军管时期和战后漫长的半军管时期,战前的正常法治被破坏。联邦在南北战争后强行建立的、有黑人参与的政府,没有民意基础,在经济上也负债累累。最后被当地的民兵,几乎是以暴动的形式赶走。该市的白人新政府就在这种暴力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引自《万象》2005年6月第7卷第6期丁林《陪审团已经做出了判决》一文)
此段文字从一个侧面向我们表明新奥尔良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政治、经济、法制、种族政策等诸多方面的隐患。因此,在“卡特里娜”突袭之后,新奥尔良突现的社会问题和救援工作的艰难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新奥尔良现在主要以旅游业作为经济支柱。由于历史原因,使得这个地区人口非常稠密,经济上虽然高度发达,但是一些市政设施还不够完善,因此,抵御来自海洋和密西西比河洪水的能力相对薄弱。加之新奥尔良位于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北方,濒临墨西哥湾.城市低于海平面2.1米,处于“碗底”形状的位置,三角洲的土地被海水侵蚀的情况十分严重,令新奥尔良的天然防涝优势尽失,使其极易发生洪涝灾害,而且往往受灾情况非常严重。
一般的防潮工程,即使运用高标准的参数建设,在强风暴潮的袭击下,也有可能非常脆弱,它们并不是坚不可破的。作为海滨城市的新奥尔良城区周围自然也建有一道看似坚不可摧的堤防系统,以用来保证新奥尔良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人们却不知道,这道堤防系统最多只能抵御两百年一遇的三级标准飓风引起的风暴潮。而“卡特里娜”飓风登陆时,却已达到了四级,这早已远远超过了原有堤防系统的承受能力,这也是“卡特里娜”飓风危害之大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而且,这次飓风带来的风暴潮和风浪所经过的路径,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是有史以来最具破坏力的一条路径。这也就意味着,即使“卡特里娜”是三级飓风。如果它走此次路径,原有堤防系统也不一定坚不可摧。另外,密西西比位于新奥尔良的南部,它三面环水,一旦此堤防系统溃决.凶猛的潮水和河流的洪水将吞没整个城市,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此次飓风来势凶猛,防御措施不力,使得人员伤亡也十分惨重。对于美国这样一个飓风多发的国家来说,定期的飓风演习应该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是对人民生命及财产的一种保护,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美国这样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面对飓风的到来,仍显得十分被动。在“卡特里娜”飓风到来之前,美国有关部门已经预测到此次飓风将会波及新奥尔良地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虽然有一部分居民自行提前撤到了安全的地方。但绝大多数居民,特别是黑人,并不相信飓风真的会来而且会如此严重,仍然留在原地没有提前撤走。而美国也根本没有能力在飓风到来的短暂时间内,通过已经被冲毁的道路把全部居民撤走。所以,造成如此之惨重的人员伤亡也不足为奇。
纵观“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新奥尔良的整个经过,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我国作为一个沿海国家,也是一个多潮灾的国家,是世界上遭受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海洋灾害主要由风暴潮引起。在西北太平洋沿岸国家中我国的风暴潮灾害最频繁(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最严重,其成灾范围最广,几乎遍及整个中国沿海。
中国沿海的许多区域,尤其是大江大河的河口三角洲区域,对风暴潮极其敏感和脆弱,在国际上一般认为海拔5米以下的海岸区域为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和风暴潮灾害的危险区域。中国沿海有这类低洼地区14.39万平方千米,人口7000多万(常住),约为全世界处于危险区域人口总数的27%,超过了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近25%的比例。特别是由于历史上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天津市区、河北沧州等一些沿海城市和地方的地面高程还低于平均海平面,只是地面高程低于平均海平面的程度不如遭受“卡特里娜”飓风风暴潮袭击的美国新奥良市那么严重罢了。我国沿海这些地区历来受台风、风暴潮影响严重,防潮形势不容乐观。
20世纪以来我国沿海死亡人数超过万人的台风风暴潮灾害发生了四次,分别是1905年上海,共伤亡约2.54万人;1922年汕头,共伤亡约7万人;1937年香港,共伤亡约1万人和1939年江苏,共伤亡约1.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非常严重。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风暴潮带来的损失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建设。近几年来的统计结果表明,风暴潮语及近岸浪结合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据海洋灾害之首,超过我国海洋灾害总损失的90%以上,危害严重。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并完成了风暴潮预报服务及风暴潮应急预案,已初见成效。死于风暴潮灾害的人数较以前大为减少。我国的风暴潮预报预警服务工作在防潮减灾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在风暴潮监测自动化程度与风暴潮现行预报技术、防潮应急预案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国家不断加大我国沿海风暴潮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以及防灾应急预案研究制定的支持力度,对保证沿海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赋予我们希望,也带给我们灾难。探索海洋,利用海洋、发展海洋,征服海洋是人类共同的目标,愿我们早日实现梦想,祝愿新奥尔良人民振作起来重建家园。

相关知识
“飓风”和“台风“实质上都属于热带气旋,只不过是因为它们产生在不同的海域,被不同国家的人用了不同的称谓而已。
台风专指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洋面上发生的、中心附近最大持续风级达到1 2级及以上(即风速达每秒32.6米以上)的热带气旋。
1989年以前所有最大风速在8级以上的热带气旋都称为台风,风力6~7级的热带气旋称为热带低压。从1 989年起,划分为以下4级:
●台风:最大风速大于32.6米/秒(相当于风力1 2级)。
●强热带风暴:最大风速大于24.5—32.6米/秒《相当于风力10-11级)。
●热带风暴最大风速大于17.2~24.4米/秒(相当于风力8~9级)。
●热带低压最大风速大于10.8--17.1米/秒(相当于风力6~7级)。
(由于历史的原因本划分中的台风含强热带风暴和热带风暴。)
飓风专指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发生的,中心附近最大持续风级达到12级及以上(即风速达每秒32.6米以上)的热带气旋。但依据美国“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飓风可划分为五级。该划分等级可用于潜在的财产损失估计和确定因飓风所引起的风暴潮的等级。
●1级:风速每小时119~153千米或在正常潮位以上1.2~1.6米的风暴潮潮位。
●2级:风速每小时154N1 77千米或在正常潮位以上1.7~2.5米的风暴潮潮位。
●3级风速每小时178--209千米或在正常潮位以上2.6~ 3.7米的风暴潮潮位。
●4级风速每小时210--249千米或在正常潮位以上3.8~ 5.5米的风暴潮潮位。
●5级:风速每小时大于249千米或在正常潮位5.5米以上的风暴潮潮位。
热带气旋是一种低气压天气系统,于热带地区离赤道平均3~5纬度外的海面(如南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印度洋)上形成,其他移动主要受到科氏力及其他大尺度天气系统所影响,最终在海上消散、转化为温带气旋或在登陆陆地后消散。登陆陆地的热带气旋可以造成严重的财产或人命伤亡,是由天气引发灾害的一种。不过热带气旋亦是大气循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能够将热能及地球自转的角动量由赤道地区带往较高纬度。
热带气旋的最大特点是它的能量来自水蒸气冷却凝固时放出的潜热。其他天气系统如温带气旋主要是靠冷暖水面上的空气温差所造成。热带气旋等路后,或者当热带气旋移到温度较低的洋面上.便会因为失去温暖且潮湿的空气供应能量,而减弱消散或转化为温带气旋。
热带气旋的气流受科氏力的影响而围绕着中心旋转。在北半球,热带气旋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则以顺时针方向旋转。

风暴潮指风暴引起的海面升降(其量值由逐时实测潮位减去天文潮获得)。风暴潮包括增、减水。可能最大风暴潮(PMSS, Probable Maximum Storm Surge)可称为可能最大增水或可能最大减水。风暴潮引起的沿岸海水暴涨常常酿成巨大潮灾。
国际自然灾害防御和减灾协会主席M.I.EI-Sabh(1 987)认为:风暴潮在世界自然灾害中居首位.甚全在人员死亡和破坏程度方面已超过地震。他指出:从1875年以来.全球范围直接和间接的风暴潮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至少有150万人畏生。世界气象组织前秘书长D.A.Davies(1978)也指出:“极大多数因热带气旋引起的特大自然灾害是由风暴潮引起的沿岸 涨水造成的”。

2005年10月26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