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利用自然资源 建设生态美丽山东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8-12-24 16:37:53 

——改革开放40年山东自然资源事业辉煌成就

山东威海海驴岛景区

山东蒙山森林旅游

山东平邑归来庄金矿


改造前

改造后    山东威海华夏城废弃矿山退化山体整治前后对比

休闲海钓活动

山东烟台海洋产权交易中心

海监船舶执法巡航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号角,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40年来,山东省自然资源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牢记职责使命,勇立时代潮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拼搏进取、砥砺前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谱写了自然资源事业改革发展的壮丽篇章。

——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立了最严格的自然资源保护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耕地利用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加快生态保护修复,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科学规划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不断探索创新自然资源管理利用方式,大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把改革创新贯穿自然资源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大力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全省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资源权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动资源为民惠民利民,不断健全完善自然资源社会服务体系,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

严守红线  保护资源

自然资源是发展之基、生态之源、民生之本。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紧紧围绕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建立并实施严格的耕地、林地、海洋等用途管制制度,多措并举,强化自然资源保护,推动资源可持续利用。

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省耕地保有量1.14亿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9587万亩,连续18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建立生态红线管理和生态补偿制度,对重要生态区域实施红线管理,对生态公益林、重要湿地和海域海岛保护给予生态补偿。建立自然保护地管理制度,在资源集中、区位重要、特色鲜明区域,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地质矿山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海洋公园,典型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持续推进矿产资源整顿规范,取缔关闭非法采矿和一批露天开采矿山,建成一批国家级绿色矿山。

节约集约  科学发展

40年来,山东省积极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原料型向产品型转变,实现了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科学利用,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支撑和保障。

坚持科学利用。全省组织3轮土地资源调查、9次森林资源清查,开展首次地理国情普查、近海海洋资源综合调查,全面摸清自然资源家底;编制实施土地、矿业、森林、湿地、海洋等各类资源利用规划和城乡发展规划,引领自然资源科学有序利用。坚持集约利用,优先保障城镇化发展、重大基础设施、重要民生工程、重点建设项目需要。全省城镇建设用地由1996年的221.6平方公里,增长到 2187.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1982年的19.07%提高到2017年的60.58%。

坚持高效利用。立足资源优势,深入实施海洋强省战略,积极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着力推动矿业转型发展,大力发展地理信息等新兴产业,推进资源深度开发利用。2017年,全省矿业、林业、海洋、地理信息等产业总产值达到2.38万亿元,较1990年的307亿元增长77.5倍。

系统治理  修复生态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40年来,山东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技术措施,开展大规模生态保护与修复,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组织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先后规划实施沿海防护林、荒山绿化、农田防护林等80多个重点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累计完成成片造林1.1亿亩,四旁植树41亿株,森林面积由1978年的1358万亩增加到3997.7万亩,森林覆盖率由8.84%提高到17.51%,13个设区市和3个县级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开展近海生态和渔业资源保护和修复。2005年以来连续开展增殖放流、投放人工鱼礁行动,累计增殖放流各类苗种780亿单位,投放人工鱼礁1500万空方;实施海岸带海岛修复整治工程,修复海岛、海岸带32处,有效保护了海洋生态环境。

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2012年以来,先后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2006个,建成高标准农田3259.48万亩。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累计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61.5万亩。

深化改革 增添动力

40年来,山东省积极推进自然资源体制机制、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基本建立起以产权保护、用途管制和市场配置为核心,具有中国特色、山东特点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

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土地、矿产、森林、湿地、海洋等自然资源逐步实现由分散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改革开放之初,在全国较早建立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目前农村集体土地、林地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改革稳步推进。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1990年建立城镇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2016年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全面实施,2017年临沂土地二级市场在全国率先运行。明确了海域和无居民海岛国有性质,建立了海洋功能区划、海域海岛使用权属和有偿使用、二级市场流转制度。1998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国有林场苗圃分类经营改革,目前基本完成改革任务。

扩大开放  合作共赢

40年来,山东省作为东部沿海对外开放最早省份,始终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有效拓展了发展空间,实现了互利共赢。

积极开展自然领域国际合作交流。利用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赠款等3亿美元,实施12个国际造林项目,累计造林410万亩;实施一批海洋生物工程项目,推动了海洋生物、海洋制药等新兴产业发展。深度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业领域合作。在21个国家获取矿业权近300项,探查面积5.7万平方公里,探获钾盐储量20亿吨,是国内储量的2.5倍;探获铁矿石资源量7亿多吨。积极开展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国际合作。全省40多家企业在国外收购或租赁森林采伐权690万公顷,木材蓄积量6亿多立方米,为省内木材蓄积5倍。加强国际海洋领域合作交流,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永久性落户青岛。

科技支撑  创新引领

40年来,山东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自然资源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引领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积极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经过40年持续努力,目前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建立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88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306个,院士工作站20多个。大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达到6.5万多人,其中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3人。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全省自然资源系统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61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22项。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成效显著,以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建造了“蓝鲸2号”半潜式钻井平台等世界领先的大国重器。

依法行政 严格监管

实施依法治理,是自然资源事业改革发展的根本保障。山东省坚持把法治理念贯穿自然资源管理全过程,基本构建起立法、普法、执法相衔接,专业执法、公众参与、立体监督相结合的自然资源执法监督体系。

自然资源法规制度和政策体系逐步健全,山东省人大先后颁布土地、森林、海洋、矿产、测绘和地理信息等自然资源领域地方性法规15部,省政府制定自然资源领域各类规章20个,基本形成了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具有山东特点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立了土地执法监察、森林公安、植物检疫、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4支专业执法队伍。全面加强自然资源监督,建立了自然资源督察制度,组织开展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察、保护青山行动、碧海行动、海盾行动、亮剑行动、绿剑行动、猎鹰行动等专项执法行动,有效维护了自然资源保护管理和生产经营秩序,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以人为本  服务民生

40年来,坚持资源为民。不断规范完善征地制度,建立健全依法拆迁、阳光拆迁体制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征地信息公开制度,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和防治体系,2002年以来,对25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治理,3.1万群众搬离危险区,地质灾害连续12年实现零伤亡。

坚持资源惠民。在扶贫攻坚中主动作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分配向贫困地区倾斜,支持65个县(市、区)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市县流转使用,所获收益全部用于脱贫攻坚和黄河滩区迁建。坚持资源利民。山东全省地理信息、林地使用、数字海域等信息系统面向社会开放,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坚持服务便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38项,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了一窗受理、全程网办、一次办好,人民群众对自然资源工作的满意度持续提升。

2018年10月8日,山东省委第十一届六次全会决定组建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等职责,标志着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扬帆起航。山东自然资源系统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等重大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自然资源事业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实现山东省“两个走在前列,一个全面开创”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content/201812/20/c7960.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