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研制深蓝一号网箱实现5万水体养殖量

来源:海洋网   发布时间:2018-12-05 16:41:44 

 原标题:三文鱼黄海冷水团“安家” 一个网箱可实现5万水体的养殖量

  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山东广播电视台推出12集成就纪录片《新时代新山东》,12月4日晚播出第五集《向海而立》。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董双林,近几年把目光瞄准了距日照东岸130海里、位于海平面20米以下的黄海冷水团。那里的水温,适合高价值的三文鱼生长。2018年7月,由我国研发的首座拥有完全独立知识产权的全潜式智能网箱---“深蓝1号”,在日照海域一次性投放了12万尾三文鱼苗。

  中船重工武船集团王宇博士称,“这在以前在远海的养殖规模是很难达到的。但是,目前利用咱这个深蓝一号这个网箱,可以一个网箱实现5万水体的养殖量,这对于我们远海养殖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新时代,海洋应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高地。建设海洋牧场,就是山东海洋渔业升级换代的新选择。在温暖海域养殖三文鱼,世界上还没有成功的先例。对此,董双林科研团队联合养殖企业日照万泽丰公司,建立了山海接力的一体化养殖模式。他们从挪威和北美引进鱼卵,孵化的鱼苗在内陆山区用低温山泉水培育后,再用养殖工船送到冷水团用网箱养殖。

  潍坊临朐县万泽丰渔业公司养殖基地养殖户徐守涛说:“公司的免费给提供鱼卵,我们负责给他孵化出来,然后养到150克,公司全部给你一块回收。”

  鱼养成了,可真正走向深海,并不像最初想象的那么简单。之前在冷水团里的一次实验,让团队铭心刻骨地体会到了深海的威胁。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董双林告诉我们:“当时工人潜水检查网里鱼的生长状况,突然发现了大鲨鱼,吓一跳,工人一下就窜上来了。有三个网箱,每个网箱都咬了好几个洞,几乎鱼全跑了。”

  黄海冷水团总面积与山东省面积相当,未来有望形成千亿级的产业链条。要把这一宝贵资源利用起来,海洋装备也必须升级。党的十九大以来,山东着力推动海洋渔业从“猎捕型”向“农牧型”转变,将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纳入新旧动能转换和海洋强省建设重点工程,投入省级以上财政资金超过13亿元。黄海冷水团绿色养殖项目也获得3700万元的资金支持。从利用双层高分子渔网应对鲨鱼攻击,到设计能抗14级台风的大型钢结构网箱,科研团队和企业攻破了一道道难关。未来,深蓝系列大型网箱的研发,将向陆上控制、无人值守的智能化方向发展。

  董双林介绍:“ 大数据的传输,从陆地上和离岸130海里养殖区怎么实现信号的一个连接,同时在这个装备上安装信息接受、发送这些装备,再就是这里面装备的投饵、管理这些东西,怎么实现可视,另外可以遥控。”

  海洋牧场还带动了海洋食品、海洋旅游、海洋装备等产业快速发展。2017年,山东海洋牧场综合经济收入达到2100亿元。到2020年,全省海洋牧场综合收入预计达到3000亿元。根据山东省2018年出台的《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山东要着力培育包括海洋牧场在内的11个海洋产业,并跟优化海洋开发建设空间布局有机结合,构建远近结合、陆海统筹的空间新布局,打造海洋经济发展新高地。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杨红生称:“我们从路基到近海,到离岸深水来进行系统布局,这样海洋牧场建设每年获得450多万吨的水产品,可以说山东省丰富的海洋资源是实现山东海洋经济崛起的基本条件,也是建设新时期海洋强省的重要基础。”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News/11/2018-12-05/56427.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