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两会大幕今天开启,我省各市代表团陆续抵达济南,向大会报到。青岛市因成功举办奥帆赛,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焦点。青岛将如何继续发挥“奥运效应”,如何打造“帆船之都” ……,带着这些问题,两会前夕,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夏耕市长。
记者 任秀芳 李杰
利用奥运效应打造帆船之都
山东商报:夏市长,您好!很高兴又与您见面了!去年“两会”采访您的时候,我们谈的是奥帆赛的筹备情况。青岛圆满兑现了郑重承诺,实现了奥运梦想。最近,作为世界顶级赛事——沃尔沃环球帆船赛首次来到中国,来到青岛,这也是青岛奥帆中心在奥帆赛后承办的第一项国际大赛。青岛将如何继续发挥“奥运效应”,打造“帆船之都”?
夏耕:打造“帆船之都”这是我们最重要的奥运遗产。2003年,奥帆委成立之初,我们就在思考一个问题:青岛在承办了奥帆赛之后,应该留下一些永久性的东西。经过一番酝酿,大家都认为,应该借此使青岛成为世界上知名的帆船运动城市,所以提出了打造“帆船之都”的目标。
基本的设想是,形成一个以奥帆赛基地为中心,以专业和业余帆船帆板训练为重点,以普及和推广帆船帆板运动为基础,集训练、竞赛、休闲、科教为一体的海上运动中心。通过几年来的努力,特别是奥帆赛的圆满成功,青岛“帆船之都”的城市品牌已经深入人心,影响传播内外,世界知名的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今年春节期间来青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我们将继续发挥好后奥运效应,尽快把青岛建设成世界知名的“帆船之都”。我想,有了各种帆船赛事的不断举行,帆船运动的普遍开展,“千帆竞发”将成为青岛新的标志性景观,“帆船之都”将成为青岛新的城市品牌。
445亿构建“轨道交通网”
山东商报:近日有报道透露,青岛投资445亿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请问夏市长,青岛市建设地铁基于什么考虑?
夏耕:青岛地铁建设,全市非常关注,目前各方面准备已经就绪。今年将力争开建一期工程,2014年完工,全长27.9公里。工程分三期,2020年全部建成87公里线路,基本形成轨道交通网,其中:市区轨道交通网由8条线路组成,市域轨道交通网由4条线路组成,轨道交通将串起青岛的五市七区,进一步加强青岛中心城区与所辖五市的联系,促进“大青岛”协同发展的格局。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也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山东商报:融资渠道是否会有突破?至2014年,市民出行将享受到哪些便利?请谈谈未来几年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蓝图。
夏耕:在融资方面,我们主要是借鉴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融资经验,结合青岛实际,采取投融资由政府主导多渠道筹措落实。轨道交通一期工程,投融资采用政府投入资本金+银行贷款模式。融资方案为:由市政府主导、区市政府尽责、投资公司入股,挖掘土地资源、利用银行贷款、探讨市场运作多渠道筹集项目建设资金。
到2014年,一期建成,市民将享受到巨大出行便利。一期在设计建设上基本上兼顾了“东西、南北”的顺畅,据测算,2014年一期工程建成后,预计日输送客流达23.5万人次。到时,市民的出行将更加便利,来青旅游也将更加方便,建“人性化”交通,建群众最贴心的交通,青岛轨道交通建设将突出“人性化”。为此,轨道交通将充分考虑与火车站、汽车站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旅客不出站便可换乘地铁。
●2003年,奥帆委成立之初,我们就在思考一个问题:青岛在承办了奥帆赛之后,应该留下一些永久性的东西。
●来青旅游也将更加方便,建“人性化”交通,建群众最贴心的交通,青岛轨道交通建设将突出“人性化”。
●在困难的时候,通过政府的扶持,帮助一批大学生实现创业,使他们成为青岛创新发展的主力军,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做贡献。
金融危机,青岛经受住了考验
山东商报:去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波及中国,并向实体经济蔓延。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形势下,青岛是如何化不利为有利应对挑战的?
夏耕:青岛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外向度高,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也相对严重些。但是去年,青岛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13.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4.6%和13.8%,城镇登记失业率3.01%。在经历历史罕见、难以预料的重大挑战和考验的情况下,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可以说,在金融危机冲击下,青岛有效遏制了经济增速明显回落的态势。
进入2009年,青岛的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面临着重大的机遇。我们将适时研究采取力度更大的政策措施,把扩大投资和消费作为保增长的主要途径,全力以赴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把稳定就业和保障困难群体作为主要责任,千方百计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把保持财税稳定增长作为主要任务,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全力保增长、保社会民生、保重点建设。
山东商报:金融危机同时给城市就业尤其是大学生就业带来很大压力,青岛市高校集中,在大学生就业上有什么举措?
夏耕:从去年11月开始,我们就研究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我们总的政策是,凡是个体、私营经济享受的创业政策,我们都适用于大学毕业生;国内城市出台的鼓励毕业生创业的政策,我们都将认真研究,适用于青岛的毕业生。今年青岛有5万多大学生毕业,加上往年毕业而没有就业的共计约7万多人。我们鼓励他们能够更多地创业,同时也希望一些学生先就业后择业。为此,政府已经拿出2500万元,鼓励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和就业。
今年保障性住房将向农村延伸
山东商报:近年来,青岛市加大了住房建设力度,在房地产市场中保持了平稳发展,主要有哪些措施和成就?
夏耕:青岛的住房问题,一直是困扰市民生活的一大难题。从2007年初开始,我们下了最大的决心、尽大的努力,希望通过3-5年的时间,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基本居住需求,缓解广大群众“住房难”问题。所以,2007年以来,我们已经连续三年把保障性住房建设列为办实事的第一件。
在全国房价快速上涨的2007年,青岛房屋销售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位次累计平均为32位;在房价增速持续回落的2008年,青岛住房价格保持相对稳定。
山东商报:今年青岛市在住房建设方面的重点有哪些?
夏耕:今年,我们将通过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拉动投资、扩大内需,实现民生改善和促进发展双赢。在工作中突出以下重点:一是继续加大“两改”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二是将保障性住房建设向农村延伸。以区市政府为主导,开展以农民宅基地置换经济适用住房、向无宅基地农民配售经济适用住房的试点。三是积极促进住房消费。重点落实好国家和省市出台的支持居民购房的优惠政策,引导居民购买改善性自住房屋,使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