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团队20年研发出“吸油宝”吸海洋油污

来源:海洋网   发布时间:2018-11-07 16:42:58 

  原标题:苏大团队20年研发新材料结成果 一块“大绒布”,能“揩”海洋油污

  2018年年初,载有11.13万吨凝析油的巴拿马籍油船“桑吉”轮与中国香港籍散货船“长峰水晶”轮相撞,导致“桑吉”轮全船失火爆燃,船上所载凝析油及燃料油大量泄漏,对沉船周边海域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威胁。

  此时,一种树脂型高分子聚合物吸油材料“临危受命”,用它制成的鱼鳞型吸油拖栏被固定在船只上对污染海域进行拦截,凭借其高吸附效能与快速的吸附能力迅速应对油污扩散,最短时间内便“吞”光油污。

  该材料就是由苏州大学路建美教授团队历经二十余年研发的吸附—催化降解耦合新材料,俗称“吸油宝”,其外形酷似海绵样的白色绒布,看起来并无特别之处。然而,正是这看似极为平常的“白色绒布”,已是油污治理的一大“法宝”,此前就参与过韩国“鑫川8号”货轮撞桥燃油泄漏、大连原油泄漏等国内外40多起突发性事故的应急处置,尤其在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处置中效果突出,美方称“验证了吸油宝的神奇”。

  其实,“吸油宝”从无到有,再到实际应用,可谓是“过关斩将”。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就基本判定吸油树脂的吸油机理是基于范德华力,其吸油速度不可能快于4-6小时。

  “权威”结论并没有让路建美“止步”,她带领团队先后针对数十种典型油类所含成分设计合成了近千种不同分子结构的单体和聚合物,再从中筛选出近百种吸附性能优异的单体进行组合,其间还不断检测聚合物对不同油品的吸附性能。经过数千次的实验摸索,团队解决了产品吸油后锁油能力低下、强度差等缺陷,并一举推翻国外结论,让吸油树脂产品从几个小时的饱和吸附时间大大缩短到令人难以置信的“11秒以内”,突破了世界性难题。

  产品研发成功了,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如何让其投入应用,找到真正的“用武之地”。由于吸油树脂产品呈颗粒状,无法直接用于大面积水面浮油的清理,因而需要通过技术改造,将颗粒状的吸油树脂变成一种可漂浮于水面,并且能和机械装备联动配套使用的海绵状轻质吸油材料,也就是由“点”及“线”,再编织成“面”。功夫不负有心人,团队成功研制了材料成纤化装备和编织装备,实现了海绵状吸附材料工业化量产。

  更为难得的是,“吸油宝”对于淤泥的处理也是“手到擒来”。由于淤泥中含有大量束缚水,使其难以焚烧造成污染。而将“吸油宝”铺在淤泥上,数秒内便能将淤泥中的大部分水吸收掉,便可直接焚烧淤泥。“吸油宝”迅速被投放到企业,在陕西延长油田、中石油克拉玛依油田等多地建立油水分离中心处理站,并且在河道治理、印染、农药、化工、喷涂等行业建立起数十个废气和废水处置工程,极大地降低了企业污染治理的成本负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环境效益。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News/11/2018-11-07/55237.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