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蓝海烟台持续升级海洋渔业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8-11-01 16:36:37 

山东省烟台市横跨黄海、渤海两海,耕海牧渔是其海洋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在烟台2.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有近1/10海域适宜建设优质的海洋牧场。大力发展海洋牧场,拓展深远海养殖空间,把水产养殖、精深加工与旅游、文化等深度融合,将海洋牧场建设作为推进现代渔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进一步加快海洋渔业由单一产业向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转变。据统计,2017年,烟台市渔业全产业链产值达1031亿元,海洋生产总值2009亿元,占全市GDP的27%。

■ 孙宗顺 王宏亮 孙利东 李 宁 张 山

转调发展 培育渔业全产业链

烟台是全国重要的苗种培育基地、海水养殖基地和水产品加工及出口创汇基地。近年来,烟台突出传统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注重全产业链打造、全价值链延伸、全生态链构建、全服务链支撑,统筹谋划海洋牧场建设。

在陆海统筹理念指导下,烟台优化产业和空间布局,坚持陆地与海洋并重,用海与养海并举,着力构建“4带20群”海洋牧场空间布局,计划到2025年,全市海洋牧场面积达到200万亩。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23处,总面积99万亩,占全市海水养殖面积的近1/3,其中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7处,规模居全国之首。

为打造“海上绿水青山”,烟台对传统养殖区做“减法”,累计拆除筏式养殖区20多万亩;对生态修复做“加法”,每年增殖放流各类水产苗种10亿单位以上,累计投礁1000万空立方米,海洋牧场投礁区基础生产力提升64%,生物量增长5.3倍。

通过不断转调发展,烟台培育打造渔业“新六产”,将休闲渔业与全域旅游结合起来,补齐制约休闲渔业发展的硬短板。截至目前,烟台共有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4处,省级休闲海钓钓场10处,全市休闲渔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

陆海统筹 创新升级海洋牧场

在海洋牧场推广中,烟台用工业化思维改造提升传统海洋牧场,通过“政府+渔业+海工”的多元联动,全市累计投入海洋牧场建设财政资金1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00亿元,海洋牧场总面积从最初的几万亩发展到近百万亩,规模跃居全国之首,海洋牧场水产品年产量达到60万吨,海洋牧场综合收入达到300亿元。

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中,烟台创新“海工+牧场”联动模式,实现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在全国率先建造首座半潜式、自升式海洋牧场多功能管理平台、深远海智能网箱和管桩大围网,突破了深远海开发不足、渔业装备技术落后的难题。

为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烟台创新“陆海接力”兼容模式。以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为龙头,发展路基工厂化循环水与深水网箱融合养殖,有效解决了北方海域无法越冬的问题,成功实现斑石鲷等名贵品种的“南鱼北育、南鱼北养”。目前,烟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名贵鱼陆海接力养殖基地,全市名贵鱼年产量达2.6万吨,年产值近12亿元。

此外,烟台创新“大渔带小渔”共享模式,推动渔民共富、渔区振兴。组建渔民专业合作社,将海洋牧场建设与精准扶贫、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结合起来,并依托龙头企业带动,有效整合成块成片海域16万亩,实现全省最大规模的海域使用权流转,建成全省最大规模“贝、藻、参”立体生态方。如今,全市渔民合作社总数突破300家,涵盖渔民2万余户,渔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达到12.3%。

科技助推 激发海洋牧场创新力

推进海洋牧场建设离不开科技支持。

烟台同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科研教育单位建立合作,助推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目前,该市拥有各类海洋科技创新平台81个,国家海藻和海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海水鱼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相继在烟台建成,并在全球首次实现大西洋鲑鱼规模化工业养殖,全市渔业科技贡献率达85%以上。

依托莱州、长岛两处省级人工渔礁研发中心,烟台联合日本、韩国、挪威等现代渔业发达国家开展海洋生态整治、优良品种引进和深水网箱等先进养殖技术研究,攻关牧场建设关键与共性技术难题,在海洋牧场海域选址、礁体设计等基础技术和海洋牧场管理平台、深远海智能网箱等高端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

此外,烟台还围绕海洋牧场建设,创新种业技术。按照装备工程化、技术精准化、生产集约化、管理智能化要求,建设与现代海洋牧场发展相适应的“蓝色种业硅谷”,为海洋牧场建设提供高质量的苗种保障。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content/201811/01/c7016.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