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宁和“蓝色先锋”成员在《吃塑料的鱼》装置作品前
■本报记者赵婧
8月25日下午,关注环保的艺术家孔宁在江苏昆山杜克大学和“蓝色先锋”计划的学员一起,完成了装置作品《吃塑料的鱼》,直观再现了海洋污染的触目惊心。
《吃塑料的鱼》是由上百只大小不一的鲨鱼和海豚组成。其中,30只小鲨鱼趴在孔宁头顶的“暗礁上”,躲避海洋塑料垃圾以求生存。60只80厘米长的鲸围在孔宁身上。同时,孔宁还身拖一个固有十几头鲨鱼和海豚的灰色纱网,其中一只长达4米的鲸,肚子里有数十个塑料瓶。
据悉,自20世纪50年代塑料规模化生产至今,由于缺乏有效的回收和处理办法,“白色污染”肆意蔓延,大量塑料垃圾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海洋,从近岸海域到大洋,从水体到洋底沉积物,从赤道到两极,塑料垃圾无处不在。有数据显示,每年有超过8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其中一些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生物体内。
原本昆山杜克大学邀请孔宁给“蓝色先锋”计划成员讲课,孔宁忽发用装置艺术呈现海洋污染的创意。孔宁说,到海边旅游时常常看到一些塑料垃圾随意丢弃,也看到一些媒体报道深海中鱼儿吞食塑料垃圾的事。“在我的感觉里,深海中的鱼儿就像不懂事的健康婴儿,时常傻呵呵地张着嘴在海里游来游去,吞食着白色垃圾”,孔宁希望通过《吃塑料的鱼》呼吁人们,停止向大海里丢弃塑料垃圾,“人人都应有责任关注和保护海洋,还海洋清澈、透明、干净的面容。”
安宏是参与此次艺术演绎的“蓝色先锋”计划成员。“蓝色先锋”由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与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银泰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期望培养海洋保护人才,此次共有20多位成员参与《吃塑料的鱼》艺术呈现项目。安宏说:“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心情是沉重的,甚至是心痛的。把塑料瓶放入长达4米的鲸体内,似乎仅仅是一个动作,但在海洋里却时常发生。我们希望用自己的行动为海洋环境保护贡献微薄之力,让更多人关注海洋塑料垃圾污染。”
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80828/75211.shtml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