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海洋生物普查发现大量奇异物种

来源:秋凌   发布时间:2015-05-21 02:56:18 

本报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第四次国际海洋生物普查于日前完成。参与该活动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发现了许多奇特的物种。

罗恩·奥多来自加拿大,是国际海洋生物普查活动首席科学家。他说,“我们还会陆续获得更多发现”,研究人员还在忙着整理搜集来的最新资料,从而对海洋生物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

来自世界上82个国家的2000余名科学家参与了全球海洋生物普查工作,这一项目计划在2010年完成。奥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个令他兴奋不已的发现是,许多深海章鱼都具有“南极血统”。随着南极气候越变越冷,表面冰雪覆盖面积增多,章鱼被迫进入更深的水域生活。盐和氧的浓度在深海很高,这种高密度的海水不断向外流,将已适应新环境的章鱼也一起带走,这样一来,它们将扩散至世界各地的深海水域。

奥多指出,在全球范围内活动的深海章鱼都缺乏“墨水袋”,在潜水区,章鱼可以通过墨水袋喷射伪装物逃离险境。奥多说,毕竟,如果章鱼生活在四周一片漆黑的地方,那么墨水就没了用武之地。

一旦国际海洋生物普查工作完成,研究人员计划出3本书:第一本是海洋生物普遍性调查,第二本则是每个工作组的具体调查情况,第三本聚焦于生物多样性。奥多表示,研究人员还将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合作,希望通过这家科学杂志的网站将普查结果向全社会公开。

这次普查,研究人员在新西兰海岸附近发现了一个他们称之为 “海蛇尾城市”的新环境。海蛇尾是一种具有5个手臂的动物,一直生活在海底山脉的山顶,在这里,水流的速度达到时速4.022公里左右。高速行进的水流可以提供足够的食物来源,海蛇尾只要举起手臂,就能获得充足的食物。研究人员还在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峡谷顶部发现了大批小型甲壳类动物。据估计,每0.8平方米就生活着1.2万只这种小型甲壳类动物。

以下是这次国际海洋生物普查的其他几个重大发现——

位于美洲和欧洲之间的中大西洋山脊潜藏着数百个稀有或未知物种。这个山脊包括世界上已知最深的活跃热通风口,这个热通风口位于海底约4100米深处,生活着海葵、蠕虫和虾等海洋动物。

黑海深处的几处山脊由细菌席 (生活在富氧水体与硫化物沉积物界面附近)构成,细菌席以甲烷作为能源,可形成约4米高的烟囱形物体。

在日本附近琉球海沟约7217米深处,发现了一种栉水母,这是迄今发现的生活在最深水域的栉水母。这一发现提出了有关如此深度下是否能获得足够食物来源的问题。按照科学家原来的想法,如此深度下的食物来源不能维持食肉动物的正常需要。

卫星遥感发现,大白鲨每个冬天都会经过长途跋涉,汇集到太平洋生活半年时间。在这里,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大白鲨经常潜入深约300米的水下。研究人员由此推测,这可能对大白鲨的猎食或繁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