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州海峡区域形成“空水一体、大小搭配”救助网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8-08-08 10:53:32
近日,在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海安镇新港码头,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新型近海快速救助艇“南海救321”轮入列,同时,湛江救助基地海安值班点启用。该值班点与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三亚、湛江两地救助直升机联动,在琼州海峡区域形成空中、水面、水下三位一体的立体救助网。
以往,琼州海峡的专业海上救助力量主要以大、中型救助船为主,在浅海、礁石救助中或因吃水深度不够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且常态化救助力量部署在琼州海峡南侧。此次新设海安值班点将有效改变这一局面,可为琼州海峡北侧小型救助船舶快速应急救助行动提供可靠支持。为优化该点综合救助能力,5名应急救助队员被专门增派常驻,可更高效地完成责任海区水面、水下应急救助任务。
“南海救321”轮是针对近、浅海复杂区域救助行动量身定制的近海快速救助艇,该救助艇船体轻、吃水浅、抗风强的特殊设计,可在4级海况下实施救助作业,5级海况下安全航行,能在浅海、岛礁救援行动中发挥作用。
据湛江救助基地负责人介绍,随着“小、灵、快”的“南海救321”轮入列,南海救助局“大、中、小搭配,远、中、近结合”的救助船艇结构已初步形成。目前,南海救助局粤西海域由东至西已形成了阳江海上救助站、湛江救助基地、海安值班点的连线布局,共有7艘救助船艇常态化部署,粤西海上救助力量大小结合、协同作战的能力显著增强,将成为粤琼两地“民生大通道”“经济大动脉”海上安全的重要保障。
查看原文:http://www.oceanol.com/content/201808/08/c79812.html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