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鲇仔稚鱼发育的初步研究

来源:中国水产门户网   发布时间:2018-06-08 16:48:51 

兰州鲇,隶属鲇形目、鲇科、鲇属,俗名黄河鲇,是黄河中上游土著大型肉食性野生经济鱼类,营养价值高,俗有“黄河鲇鱼活人参”之称[1]。由于上世纪后半叶黄河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该鱼的资源已经基本枯竭,被编入《中国濒危动物(鱼类)红皮书》[2]中。 

      随着对黄河土著鱼类资源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兰州鲇人工繁殖已获成功[3]。本文对兰州鲇仔、稚鱼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记述了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旨在充实兰州鲇早期发育的生物学资料,为更好的开展兰州鲇苗种人工繁育,完善大规模的苗种培育技术工艺、提高苗种繁育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与方法 

      实验材料取自人工催产、自然产卵受精孵化的鱼苗(孵化水温24℃-25.5℃,受精卵经39h37min脱膜孵化出仔鱼)。 

      仔鱼阶段和稚鱼阶段饲养于室内水族箱中,每天换水(曝气自来水与过滤池水混合)1次,同时清除脏物并投喂饵料。仔鱼期投喂熟蛋黄、枝角类、水丝蚓,稚鱼期投喂水丝蚓。 

      刚出膜的仔鱼,每2-3h观测一次,24h后,每6h定时观测一次。每次从水族箱中随机抽取10尾,用10%的酒精轻度麻醉后,在Motic体视镜下观察、拍照,测量全长、肛后长、须长,记录外部形态的变化后进行解剖,观察内脏器官发育;以抽样个体中半数以上达到某一发育水平时为该时期的记录时间。同时,固定部分标本于5%甲醛液中,以备核查。 

      幼鱼发育的水温变化于22-26℃。 

      幼鱼发育阶段和时期的划分参照了胡子鲇[4]、南方大口鲇[5]幼鱼发育的研究,根据兰州鲇幼鱼外部形态、内脏器官建成和活动习性的变化,分为仔鱼前期、仔鱼期及稚鱼期三个阶段。为了描述方便,依据发育特征再划分若干时期。 

      结果 

      1.仔鱼前期。本阶段从仔鱼孵化出膜至卵黄囊大部被吸收,幼鱼开始摄食外界营养为止,历时5-6d。 

      初孵仔鱼:刚出膜的仔鱼,全长5.1-6.3mm,肛后长2.5-2.9mm,体节数44-47对;卵黄囊大、近圆形,为1.5-2.1×1.3-1.9mm。体淡黄色,背部略弯,头伏于卵黄囊上,尾末端上弯。上颌须原基,宽大桨状,稍突出于头前端;嗅囊明显,眼囊圆形,眼浅灰色;耳囊略长,位于卵黄囊正上方略前之胚体两侧;鳃盖原基片状,位于上颌须原基之后、耳囊前下方,耳囊后下方为鳃弓原基;卵黄囊与胚体相接处有卵圆斑状的胸鳍原基。围心腔宽大,透过围心腔膜可见含有红色血液的心脏,心跳频率达每分钟115次左右。已分化出肠道和肛门,体后部侧扁,鳍褶窄而薄,连为一体(图1)。孵化5h后,消化管透明清晰,肛门原基分化明显。 

      刚出膜仔鱼喜群集,头部靠在一起。运动能力不强,靠尾部的不停摆动作旋转运动,很少窜游水面,当受震动时游至中上层,尔后又迅速垂直下沉,静卧于附着物上。 

      色素出现期:出膜后9h的仔鱼,体节48对。口凹出现,眼球背面和耳囊部出现色素,头部色素相对较多。鳃盖下方出现突起,为第一对颌须原基。鳃弓后方出现小叶状的胸鳍原基,伏于卵黄囊的背方;尾鳍条原基出现。卵黄囊后端缩小,呈蛋形;位于卵黄囊前端的居维尔氏管出现红色。 

      鳃血液循环期:出膜后18h,全长6.0-6.7mm,体节49对。出现3条平行的鳃沟,第一条比较清晰,这是鳃弓雏形的开始;其中可见血液流动。嗅囊边缘突出,中间凹陷;颌须前端变圆,超过头前端。鳃盖原基近卵黄囊侧由孵黄囊上翘起,扩大并掩蔽第一鳃沟下半部。第二颌须原基出现,为第一颌须后方的突起。下颌出现,口陷明显。卵黄囊呈椭圆形。眼色素增多加深,肉眼可见鱼眼变黑;体表色素增多(图2)。 

      仔鱼对光敏感,在强光刺激下,全身活动加快并逃离。 

      下颌活动期:出膜后36-40h的仔鱼,全长6.5-7.5mm,肛后长3.6-4.2mm,体节59对。下颌开始活动,但上下颌不能完全闭合。头顶部色素密集呈网状。鳃弓伸长,4对。鳃弓后缘有齿状突起,为鳃丝原基;鳃盖已掩鳃弓大部分,只余最后一弓后半部外露。卵黄囊背方的卵黄被吸收而出现一小的空间。鼻囊呈圆形;耳囊前后端向上方突起,半规管发生(图3)。 

      胃分化期:出膜后66-70h,体节66,全长6.9-8.0mm,肛后长3.8-4.4mm。下颌活动频繁,尾鳍褶出现雏形鳍条,各奇鳍褶宽度稍增加,仍连为一片。前肠开始分化出现口咽腔、食道;卵黄囊上部的卵黄被吸收而出现空间,可见其间的中肠膨大为雏形的胃;后肠末端与由肛凹不断向内凹陷形成的肛道相合并进一步洞穿而成肛门。鳃盖掩蔽整个鳃弓,并盖住卵黄的前端;鳃弓较明显。消化道背方突出的鳔管延伸膨大,为鳔雏形,尚未充气(图4)。 

      鱼苗的上下颌进行有节奏的开合运动。鱼苗在水底聚群定向运动的现象已不明显,能躲避惊扰,时有短时斜上升的窜游活动,但不能停留在水层中。 

      出膜后4-5d:仔鱼全长7.2-8.6mm,肛后长4.1-4.9mm。鳃盖骨形成,鳃膜游离并随鳃盖开合活动;鼻孔呈长椭圆形;下颌长逐渐接近上颌长;各须呈短棒状,吻端、上颌须及第一颌须前缘有刺疣状感觉突;胸鳍分化出厚的柄部与较宽的鳍膜部分。卵黄囊上部约3/5以上的卵黄被吸收;胃明显膨大,胃占据卵黄囊的大部分空间;扁圆形的肝突出现于卵黄囊的前下部,位于胃前,逐渐扩大;肠出现弯曲,胃肠壁都出现褶皱;消化道已基本贯通,胃不断蠕动(图5、图6)。 

      能开口摄食人工投喂的熟鸡蛋黄或轮虫和小型枝角类,消化道胃后肠道内可见黄绿色粪便,镜下解剖观察,发现未消化食物残渣。 

      出膜后5-6d:仔鱼全长9.6-11.2mm,肛后长5.6-6.6mm。颌须伸长达鳃盖后缘,须上出现疣状小突起;胸鳍位置下移;背部奇鳍褶近前端处出现凹陷,分化出背鳍原基;尾鳍鳍条出现。头部宽大,色素密集呈多边形的较大黑斑。卵黄大部分被吸收,在腹腔底部只残存少量;消化道占据整个腹腔。消化道长度增长,肠发生弯曲,胃膨大,肝延长呈条状。鳔增大,已充气(图7)。 

      摄食适口生物饵料,肠道内有粪便排出。至此,仔鱼已由完全的内源性营养阶段转为兼营内、外源性营养的混合营养阶段。趋暗习性形成,受到光刺激,会很快躲避于暗处,在无暗处躲避时才被迫停息于亮处。人工水体中培育仔鱼,仔鱼白天密集于水体遮蔽阴暗处,夜间会分散于水体中觅饵摄食。 

      2.仔鱼期。仔鱼继续以卵黄物质为营养,并从外界摄取食物,进行混合营养。体形与成体有一定差异,器官分化仍不完善,历时6-7d。 

      孵化后7d,全长10.4-12.6mm,肛后长6.3-7.7mm。脊索末端上翘,背部奇鳍褶近尾端处出现下凹,分化出尾鳍;肛后奇鳍褶分化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加厚成为躯体的一部分,下部成为臀鳍原基。上颌须长于颌须;各须表面部出现刺疣状突起,前缘明显多于后缘。仔鱼喜食投放的水丝蚓,进食后腹部显著膨大,喜伸直身体静卧,常在水底角缝处密集,以至个体间相互重叠,堆积为几层。 

      孵化后8d,全长12.2-14.8mm,肛后长7.3-8.9mm。鳔充气,白色发亮,呈球形,位于鳃盖后方,紧靠食道的背部。每1鼻孔的中段靠拢,形成以沟相连的前后两个圆孔,前孔的边缘有垂立的皮肤褶。仔鱼能自由游动于水层之中,但静止不动时会缓慢下沉。 

      孵化后9d,全长14.4-16.6mm,肛后长8.8-10.2mm。在腹部的后下部,靠近奇鳍褶处出现片状突起,为腹鳍原基;腹后方奇鳍褶近尾端处出现凹陷,尾鳍初雏形,呈斜切状,胸鳍和尾鳍的鳍条形成,有色素沿鳍条两侧排列,使鳍条明显可辨。 

      孵化后10d,全长15.6-17.8mm,肛后长9.6-10.9mm。背部奇鳍褶前段减低,与背鳍分离,背鳍出现3根鳍条;腹鳍扩大并分化出鳍条。上颌须基部变光滑并出现色素(图8、图9)。仔鱼白天进食后喜静卧;夜间则活跃于整个水层,给予灯光后立即下沉到水底活动。 

      孵化后11-12d,全长18.4-21.6mm,肛后长11.3-13.3mm。各鳍条皆可见:胸鳍分化出鳍棘,棘后缘出现不规则的小齿,鳍式为I,10;背鳍分化出不分支鳍条(较粗大),鳍式i,4—5;腹鳍条5根;尾鳍条17根;臀鳍前段的鳍条较明显而后段的不易分辨。上颌须较长,两对颌须较短而彼此长度大致相等。 

      仔鱼的主要外部器官基本分化完毕。 

      3.稚鱼期。完全以摄取外界食物获得营养,器官分化完善,外形向成体形态过渡。历时7-10d天。 

      出膜13d,全长19.4-24.4mm,肛后长12.1-15.3mm。稚鱼背部奇鳍褶明显变矮,尾鳍与腹鳍和臀鳍间相连的鳍褶已变得很窄,肛后长的比例加大(图10)。 

      出膜后15-16d,全长20.7-29.8mm,肛后长13.1-18.8mm。稚鱼的尾鳍平截或略微内凹,上下叶等长,接近成鱼尾型;背鳍到尾鳍间背部的前1/2段的鳍褶已消失,其余部分也只剩下很窄部分;肛前奇鳍褶消失(图11、图12、图13)。 

      出膜后18-20d,稚鱼全长27.3-36.2mm,肛后长17.7-23.5mm。稚鱼背部的奇鳍褶全部消失;各鳍的鳍条骨化。完成稚鱼期分化的幼鱼体延长,前部略圆,后部侧扁,除存在第二对颌须外,外形特征与成鱼相似(图14、图15)。游泳能力增强,消化系统完善,捕食能力提高。 

      讨论 

      1.在22℃-26℃水温条件下,兰州鲇仔鱼、稚鱼期发育共历时20d左右,仔鱼从出膜时的全长5.1-6.3mm达到27.3-36.2mm。稚鱼期历时相对较长。仔鱼阶段肛后长增长较快,其增速始终大于体长,占体全长的55-62%;进入稚鱼期后体长增长加快,肛后长增长速度减慢,体长等于或略超过肛后长。 

      2.须的发育速度很快,出膜2d后,2对颌须已先后伸出(颌须在未出膜前已分化),须及吻端的感觉突也形成较早,这与其底栖性,视觉不发达,靠须协助感觉觅食和较早就有觅食能力相关。 

      3.出膜后3-4d的仔鱼,运动能力逐步加强,由刚出膜时的静卧水底转变为营底栖集群生活,池水深度以60cm左右为宜;5-6d的仔鱼,行动活跃自如,开始摄食外界食物,由完全的内生性营养进入混合营养阶段,生产中应及时投喂适口饵料,开始取食的仔鱼对活饵料有天生的嗜食性,故应适时转投活饵科。投喂人工饵料以从此时开始为宜,如加以活饵科引诱效果更佳。 

      4.刚出膜仔鱼对光反应不明显,从6日龄开始,就形成了明显的负趋光性,白天多集群寻暗处栖息,晚间分散各处活动觅食。因此,在培育鱼苗时,除注意环境选择外,采取逐步加深池水,适当遮光,或在池底设置人工隐蔽场所等技术措施,对减少其集群时间,增加活动和摄食时间,加速鱼苗发育都是有益的。 

      5.从内部解剖看,出膜后10d的仔鱼,内脏各器官系统已初步建成并具有正常功能,对环境的适应力增强,这也是与卵黄物质在11-l2d被耗尽,13d以后全靠从外界摄取食物获得营养的变化相一致的。 

      6.完成稚鱼期分化的幼鱼,游泳速度加快,捕食能力增强,集群习性逐步减弱,并出现彼此争夺栖息范围的种内排斥现象。因此,鱼苗培育中应逐步疏散或换养在大水体中,降低密度,防止缺氧和相互咬斗;同时,适时疏散,也是抑制鱼病的感染和流行、提高鱼苗成活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 吴旭东,张奇,赵红雪,等. 宁夏鲇属鱼类一新纪录种——兰州鲇形态学特征描述[J].淡水渔业,2005,36(3):26-29. 
[2] 乐佩琦,陈宜瑜.中国濒危动物(鱼类)红皮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 张奇,吴旭东,赵红雪,等. 黄河鲶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研究[J].淡水渔业,2005,增刊:31-35. 
[4] 潘炯华,郑文彪.胡子鲇的胚胎和幼鱼发育的研究[J].水生生物学集刊,1982,7(4):437-444. 
[5] 谢小军.南方大口鲇幼鱼发育的初步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1989,13(2):124-133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www.bbwfish.com/article.asp?artid=107821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