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家海洋信息国际合作添砖加瓦——国际海洋学院中国西太区域中心的成立与发展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8-05-10 10:14:12 

1.jpg

   2010年9月,在中国北京,国家海洋局与国际海洋学院签署设立国际海洋学院—中国西太平洋区域中心谅解备忘录现场。

2.jpg


●开栏的话:


  2018年5月18日是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成立60年纪念日。自成立以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的业务领域不断拓展,海洋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日趋完善,海洋信息化建设逐步推进,几代海洋信息人以服务国家海洋事业为己任,铸就了“团结、奉献、传承、创新”的海信精神。从今天起,本报以专栏的形式,从不同角度介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的发展成就。


■本报记者于燕妮方正飞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94年11月正式生效前,它所确立的国际海洋新秩序和国际海底新制度已在悄然地影响着各国政府和海洋管理者。怎样在《公约》确立的国际海洋新秩序的法律框架下,以新的海洋管理理念对海岸带和海洋实施综合管理,是当时各国政府和海洋管理者面临的严峻挑战。

  “当时,在联合国中尚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海洋管理。” 于是,被誉为“海洋之母”的伊丽莎白·曼·鲍基斯教授基于她对海洋的挚爱与远见卓识,在1972年创办了世界闻名的以科学研究和教育培训为宗旨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海洋学院(International Ocean Institute—IOI),通过教育和培训加强发展中国家的海洋能力建设,开创了海洋综合管理国际培训的先河。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加强自身海洋能力建设的同时,始终以支持发展中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为己任。为了充分利用国际海洋学院先进的海洋综合管理培训经验和国际渠道,为培养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海洋管理人才做贡献,1994年国家海洋局与国际海洋学院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成立了国际海洋学院-中国业务中心,并由此开始筹办了一系列短、平、快的海洋管理方面的国际化培训班。

  现任IOI执行主任的秦莉,于1988年来到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工作,参与了国际海洋学院-中国业务中心的早期筹办工作及多期培训班的教材编制工作。“1993年,英语专业毕业的我很幸运地被中心选派到加拿大,参加国际海洋学院举办的一个为期10周的培训,由此我结识了伊丽莎白女士并与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与她的交流中,我了解了海洋界当时的状况、热点及发展趋势,可以说将我这个‘门外汉’迅速领进了海洋的‘大门’。同时,伊丽莎白女士所具有的先进的理念与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了我,我也迫切地想要成为一个传播使者,将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最新资讯带回国内,带给更多的发展中国家。”秦莉说。

  国际海洋学院-中国业务中心成立之初,承办了一系列国际会议及培训工作,影响力与知名度逐步扩大。其中,包括两届世界海洋和平大会。1996年11月,第24届世界海洋和平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来自几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近20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汉斯·科瑞尔博士代表联合国秘书长与会并宣读联合国秘书长为大会发来的贺电,时任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参会人员并且发表了重要讲话。国际海洋学院中国业务中心参加了此次大会的各项筹办工作,并且在天津成功举办了这次大会的前期会议和国际海洋学院业务中心主任会议。

  2010年9月中国成功举办第33届世界海洋和平大会,来自几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近30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奥布赖恩·帕特里夏女士代表联合国秘书长与会并宣读联合国秘书长为大会发来的贺电,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接见了参会人员并且发表了重要讲话。国际海洋学院中国业务中心参加了筹办这次大会的各项工作。

  同年,为了适应新形势和新的发展需要,国家海洋局与国际海洋学院签订新的合作备忘录,在国际海洋学院中国业务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国际海洋学院中国西太平洋区域中心(西太中心),通过培训和学术交流为西太地区海洋管理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西太区域中心自成立以来,先后举办了9期区域培训班和2期国内培训班,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发展,已经建立了一支国内一流的教学队伍,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国际渠道,聘请国际要员和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担任培训班班主任或授课,将区域海洋综合管理培训班打造为深受西太国家欢迎的品牌活动,有利地提升了其影响力,并成为我国对外进行海洋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

  在海洋开发日益加快及海洋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实现海洋综合管理及资源的和平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共同的愿望,因此培训项目提倡《公约》确立的“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以实现本地区的海洋可持续发展为共同目标,并具有广泛的多学科性与国际性。已经有来自亚太地区发展中沿海国家的100多名学员参加过培训,并在结束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秦莉介绍道,西太中心还积极开展与国际海洋学院各中心以及其他国家海洋机构的国际合作,努力为我国培养更多的海洋管理人才。目前,已与国际海洋学院马耳他中心、加拿大中心、斐济中心、印度中心以及韩国国家海洋开发研究院积极开展合作。多年来经西太中心派往马耳他中心、加拿大中心、印度中心、斐济中心和韩国国家海洋开发研究院培训的人数已达100多人次,涉及海洋政策法律和海洋管理、海洋经济、海洋可持续发展、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内容。

  近年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和西太地区国家开展了广泛的海洋合作与交流,双边、多边海洋合作研究与交流互动蓬勃发展,不断深入。西太中心充分利用其非政府性质,除举办西太地区培训班外,还为APEC发展中成员以及“处理南海潜在冲突研讨会”举办多期专题海洋研修班,对提升我国在西太地区乃至世界海洋领域里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宣传和推动作用。

  今后,西太中心还将努力推进其培训、交流活动的常态化发展,针对地区成员的迫切需求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努力成为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对外合作的重要窗口,以及链接中国与有关海洋国家的特殊纽带,为不断深化我国与周边国家利益融合、推进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实施做出积极的贡献。


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80509/73230.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