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打响渔业资源保卫战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8-04-13 11:12:36 

bd371302d152a6a1fb90db490117c5e0.jpg

被查获的“三无”渔船


■本报记者 郭媛媛


  日前,记者从浙江省“一打三整治”协调办了解到,从4月8日至年底,浙江将全面开展“幼鱼资源保护战”“伏休成果保卫战”“禁用渔具剿灭战”,重点保护幼鱼资源,加大休渔执法力度,打击各类禁用渔具。

  “三战”已成为“一打三整治”的主抓手,深受浙江渔区群众好评,也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年,浙江渔场启动了新一轮的“三战”专项执法行动,这意味着“东海鱼仓”离修复振兴又近了一步。


“两战”变“三战” “浙江经验”在全国推广

  2016年以来,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打响“幼鱼保护攻坚战”和“伏季休渔保卫战”,相关经验得到有关部门充分肯定,并在全国得到推广。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幼鱼保护决定和国家新的海洋休渔制度,根据浙江渔场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协调小组第四次成员单位(扩大)会议要求,2017年浙江省“两战”升级为“三战”,为“一打三整治”工作拉高了标杆、指明了方向。

  去年“三战”期间,浙江共查获各类违法违规案件2019起,查处“三无”渔船700余艘,清缴违禁渔具19.7万余顶(张),没收违禁渔获物135万余公斤,对52艘违规渔船扣减生产补贴,移送刑事案件254起、移送涉案人员1171人,两项移送指标均超过了“一打三整治”行动前几年的总和。


三年努力 全面治理 “东海鱼仓”出现恢复迹象

  从2016年率先打响“两战”以来,经过3年多的艰苦努力,浙江渔场资源已出现恢复迹象,修复振兴渔场已从“排山倒海”的打非治违转向“抽丝剥茧”的全面治理。

  根据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7年开捕后,浙江渔场及邻近渔场整体的海洋渔业资源状况好于上年同期,生产状况与上半年监测报告预测的情况基本相符。从开捕后的第一航次情况看,不仅渔获物种类增多,而且数量和质量都明显好于上年同期。

  这与近几年浙江渔场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工作持续推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浙江各地反映,2017年休渔期间,普陀东极、象山鱼山、玉环渔港等地的青占鱼、带鱼等垂钓休闲渔业非常好,是前几年所没有的。

  成绩只代表过去。记者从浙江省“一打三整治”协调办了解到,2018年“三战”工作要在往年的基础上,期待取得更好的成绩。要严管休闲船、渔运船、拖虾船、异地挂靠船,严打提前开捕、违规偷捕、线内拖捕等行为,对“三无”船舶、绝户网、滥捕幼鱼等零容忍,破解挂靠渔船监管难题、滥捕幼鱼打击难题、“三无”渔船处置难题、擅自变更作业方式难题、辅助船舶管理难题、流通渠道管控难题等6大难题,加大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提升监管合力,确保“三战”举措部署落实到位。


深化“三战”工作机制 提升执法效率

  今年“三战”分成4个阶段:4月1日~30日为启动阶段,浙江将海陆联合,加强幼鱼保护力度,加强监管巡查,依法严处携带(使用)违禁渔具、进入保护区偷捕以及违规捕捞幼鱼等行为。全面实施“湾(滩)长制”,加大滩涂地笼网、串网等违禁网具清理取缔力度。同时,多途径、多渠道加强政策法规宣传,确保休渔管理、幼鱼保护、违规处罚等规定进渔村、上渔船、入渔市;完善相关协同联动处置机制,建立对船舶修造、渔具生产销售等厂(点)的包干巡查责任制,组建涉及滥捕(销)幼鱼、“三无”渔船等的快速打击和专案处置队伍。

  从5月1日~7月31日是全面休渔阶段,这一阶段,浙江将确保在全面休渔的3个月时间里总体实现“三不见”目标,即沿岸滩涂不见“绝户网”、海上不见应休船、市场不见违禁鱼。

  第三阶段为8月1日~9月16日,陆续开捕前,浙江将严防渔船“带病”出海生产,严管海上违规生产,严查违禁渔具源头,重点打击非法生产、销售电脉冲、地笼网、严重偏离网目尺寸网具等行为。

  第四阶段从9月16日到年底,是全面开捕阶段,也是“三战”成效巩固阶段。浙江将抓好安全执法,加强港口、码头安全执法检查;继续开展海上常态化巡航执法,严管底拖网禁渔区,严厉打击线内拖网、禁用渔具等行为;继续加强对水产品交易区、冷冻厂等场所的检查,严厉查处幼鱼比例超标等行为。


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80413/72786.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