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11省两会召开,关于海洋发展“掌舵人”们这样表态……山东港口建设有新突破!
近日,11个沿海省(区、市)的两会陆续落下帷幕。每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是未来一阶段工作的“风向标”,是各省(区、市)政府描绘的发展蓝图。
2018的沿海地方海洋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快来听听来自地方两会的声音!
先从山东开始!
山东
1月25日,山东省两会开幕,省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在部署今后5年工作重点时提出,要发挥海洋资源丰富优势,开拓海洋强省新途径——
强化陆海统筹,谋划推进青岛港、渤海湾港、烟台港、日照港四大集团建设,适时组建山东港口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打造向海经济。加快“海上粮仓”、海洋牧场和海洋经济特色园区建设。探索发展海水稻。实施“透明海洋”工程,强化“智慧海洋”深海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培育青岛西海岸新区、蓝色硅谷,支持青岛、烟台、潍坊、威海等建设海洋科技产业聚集示范区。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近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山东省省长龚正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要强化陆海统筹,整合沿海港口资源,优化口岸布局,谋划推进青岛港、渤海湾港、烟台港、日照港四大集团建设,适时组建山东港口投资控股集团公司。
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山东省要发挥海洋资源丰富优势,开拓海洋强省新途径。落实好《山东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打造向海经济,做强海洋生命健康、海洋高端装备、海水利用、绿色海洋化工等产业。支持日照、威海等市创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加快“海上粮仓”、海洋牧场和海洋经济特色园区建设。
报告还指出,要探索发展海水稻。实施“透明海洋”工程,强化“智慧海洋”深海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全国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依托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和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加快培育青岛西海岸新区、蓝色硅谷,支持青岛、烟台、潍坊、威海等建设海洋科技产业聚集示范区,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开展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试点,扎实推进长岛海洋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
去年截至12月28日,山东全省沿海港口吞吐量突破15亿吨,总量居全国第2位。其中,外贸、金属矿石、液体散货,均居全国第1位。在全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前10位的港口中,山东省青岛港、日照港和烟台港分别位居第5位、第9位、第10位。
去年以来,山东省港口整合动作频频。
2017年6月26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港航局局长安圣兵在接受“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采访团采访时表示,山东省内港口正在加快整合,以避免同质化竞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7月份,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港航局一名相关人士披露,山东省内的港口资源整合已经起步,由省发改委、省交运厅等多部门人员组成的调研团已摸底调研了一段时间调研报告现已形成,正在商讨阶段。
10月18日,山东省国资委副主任樊军公开表示,山东将统筹省内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领域国有资源,打造大型企业集团。
11月30日,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山东省国资委副主任樊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探索推进省属企业战略重组,研究通过资产入股、股权划转、引入战投等方式,对省管企业竞争力相对较弱产业进行跨企业间战略重组。”
再看看沿海其他省海洋发展重点
因地制宜的学习借鉴!
辽宁
1月27日,辽宁省两会开幕,代省长唐一军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在部署2018年主要工作时,提出要狠抓沿海经济带等五大区域发展——
推进沿海经济带开放发展。加快建设服务辽宁省、辐射全东北、影响东北亚的"港口经济圈"。
狠抓大力推进污染防治等三大攻坚战——
大力推进污染防治。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整改落实工作。推进生态建设和保护,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强化生态功能区保护。落实自然岸线管控要求,实施围填海限批禁填。
河北
1月25日,河北省两会开幕。省长许勤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今后五年政府将更加注重高质量协调发展——
协调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高质量是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加快发展港口经济、城市经济、县域经济,努力打造沿海经济带,培育区域新的增长极。大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天津
1月24日,天津两会开幕,代市长张国清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在部署下一步工作时提出,要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提升服务和协作水平——
大力发展海铁、海空、空陆联运,加密航班航线,推进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建设,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600万标准箱,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2300万人次,加快打造区域铁路枢纽、航空枢纽、海上门户。加强生态环保联防联控,深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协作,落实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
江苏
1月26日,江苏两会开幕,省长吴政隆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
◎ 高质量建好南京江北新区、通州湾江海联动
◎ 加快建设长江生态安全带、宁杭生态经济带、江淮生态大走廊,推动黄(渤)海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 深入实施“263”专项行动。加大海岸线整治修复力度
上海
1月23日,上海市两会开幕,市长应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8年上海要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自贸试验区“三区一堡”。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风险压力测试区,依托洋山深水港和浦东国际机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加快建设开放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成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加快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先行区,实现市场准入事项“单窗通办”全覆盖;加快建设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搭建投资贸易和金融服务新平台。
浙江
1月25日,浙江省两会开幕,省长袁家军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在部署2018重点工作时提出——
◎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100个入海排污口整治
◎ 抓好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开局。高水平编制“多规合一”大湾区规划。高水平构筑大通道,联动推进世界级港口集群打造、义新欧班列常态化市场化运行和金甬铁路建设,加快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和沿海产业平台建设。编制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建设规划,发挥四大都市区在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平台作用
◎ 全面实施生态文明新政。完善河长制,实施湖长制,探索湾(滩)长制
福建
1月26日,福建省两会开幕,代省长唐登杰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在部署下一步工作时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努力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
着力“生态美”,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实施生态省建设战略,做好“生态+”文章,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并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快建设美丽福建。
广东
1月25日上午9点,广东省两会开幕。省长马兴瑞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将“粤港澳大湾区跻身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行列”列入今后五年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报告》在部署2018年工作时提出——
◎ 要加快沿海经济带建设。实施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提升科学用海水平,打造更具活力和魅力的广东黄金海岸,建设海洋强省。推动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海工装备、海洋生物产业,加快布局发展海上风电。加强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加快现代渔港建设,发展远洋捕捞、深水网箱养殖等现代渔业。发挥好海洋创新联盟作用,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推进滨海旅游公路建设,打造广东特色的滨海旅游经济带。
◎ 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广东。持续推进雷州半岛生态修复。实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加强海岸线整治修复,实施重点海域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规范海域海岛使用管理,加快美丽海湾建设。
广西
1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会开幕,自治区主席陈武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在部署2018年工作时提出,要激发区域城乡发展新活力——
全面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升级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北部湾城市群建设。突出陆海联动,发展向海经济,培育远洋捕捞、海产品精深加工及海上运动休闲等海洋产业,推进海洋强区建设。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
海南
1月24日,海南省两会开幕。省长沈晓明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今后五年,海南将着力建设海洋强省,重点发展深海科技产业,力争2022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
◎ 2018年,海南将做大做强海洋经济。推进渔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深水网箱养殖;调整优化渔船结构,积极发展外海捕捞;编制美丽渔村建设规划,支持建设一批休闲渔业示范点;发展海产品精深加工,提高渔业附加值。引导油气产业向新材料、精细化工延伸,完善油气石化产业链。推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全省港口货物吞吐总量突破2亿吨。完善海上应急救援基础设施和岛礁码头建设。
◎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制度创新。研究推进海洋国家公园建设。依法依规对违规填海项目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加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强化自然岸线管控。
◎ 以全域旅游推进旅游业升级。启动建设50个世界一流的旅游驿站,优化提升滨海传统景点,形成镶嵌在海岸线的“珍珠项链”。发展海洋、乡村、红色、研学、热带雨林等旅游业态。加快三亚邮轮母港功能性开发与拓展,启动环海南岛海上游相关工作,力争增加西沙旅游邮轮到达岛屿数量。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