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科学家谈大洋45航次第三航段意义亮点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7-10-13 10:58:58 

   访大洋45航次第三航段首席科学家黄浩

  当地时间10月6日,东太平洋海域风大浪急,阵风6级~7级,浪高2.5米~3.5米。大洋45航次第三航段科考作业刚一开始就受到恶劣海况的影响。本航段主要有哪些科考任务?有何意义、亮点?面临哪些困难?《中国海洋报》记者专访了第三航段首席科学家黄浩。

  记者:本航段主要有哪些科考任务?

  黄浩:第三航段主要针对国际前沿科学问题,聚焦深海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调查,兼顾多金属结核和稀土资源调查。进行水体放射性核素水平、海洋微塑料监测、大气化学环境与气象等调查。

  科考队将在中东太平洋开展深海生物多样性、海洋水文、海洋地质环境和海洋化学等多学科综合立体式调查,进一步了解相关海域生物的种类组成、生态特点及其与海洋环境的关系,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建立深海富稀土、多金属结核资料数据库,开展深海稀土资源及多金属资源研究,初步评估深海稀土和多金属结核资源潜力;掌握相关海域微生物资源分布特征,获取相应的菌株和基因资源。

  记者:深海环境调查有何意义?

  黄浩:大洋45航次是国家海洋局组织的首个综合考察航次,首次执行“蛟龙探海”计划中的环境观测监测任务。第三航段在中东太平洋海域开展的深海环境调查,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有助于积累相关区域环境基线数据,探讨海洋环境特征及其与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为我国参与东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环境管理计划,履行国际海域环境保护义务提供支撑。

  开展海洋新兴污染物微塑料的调查,掌握其数量、种类和组成等特征,为我国参与全球海洋环境治理、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支撑;开展海水放射性核素调查,为评估福岛核泄漏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构建西太平洋海洋放射性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提供支撑;开展海气二氧化碳、大气气溶胶以及气象观测,为评估大气沉降物质的海洋生态效应以及海洋防灾减灾提供支撑。

  记者:本航段科考有哪些亮点?

  黄浩:第三航段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中东太平洋北纬10°断面开展稀土资源及微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和环境调查。

  太平洋北赤道流和赤道逆流的锋面基本位于北纬10°海域,因而具有较强的水文动态变化特征,对这一锋面水文动力背景下的生物及化学特征的研究目前缺乏现场观测数据。该断面调查具有多要素、全方位、连续性等特点。通过对位于西太平洋暖池和东太平洋上升流之间的中东太平洋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环境断面调查,获取深海大洋的生物与环境样品资料,进一步掌握调查区海洋生物的种类组成与生态环境特点,深化对中东太平洋生物多样性地理分布及其对全球变化响应的认识。

  本航段科考作业任务重、时间紧。海上作业极易受海况和天气影响。遭遇恶劣海况时,船舶摇摆剧烈,设备难以布放和回收。安全是大洋科考的重中之重,是一切工作的前提。科考队建立了一整套安全保障体系,全力保障科考作业安全。......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news/focus/2017-10-13/44595.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