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被鲜虾刺破险截肢?教你吃海鲜的正确姿势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   发布时间:2017-09-04 15:40:53 

  近日,安徽省黄山市的黄大妈右手虎口不慎被明虾刺破,当晚,整只右手臂红肿发青起水泡,次日发烧昏迷被立即送往当地医院救治,医生诊断为脓毒血症,不排除截肢甚至死亡的风险。无独有偶,去年11月,海珠区一名老人被蟹钳伤,患上坏死性筋膜炎,最终不治身亡。

94C9432587FC8082AF1D674E53E590C4900D9F0E_size21_w398_h265.jpg

明虾(图片来自网络)


  好好的小虾小蟹竟有如此大的危害?事情一定不止我们看到的几只小虾小蟹那么简单。

  通过分析案例,两个主人公所得的疾病分别是脓毒血症和坏死性筋膜炎,且来看看这是个什么病。

  脓毒血症是细菌感染和创伤等诱发的剧烈全身性炎症反应,并引起组织器官继发性损伤的临床症候群。而坏死性筋膜炎是感染“食肉菌”蚕食皮下脂肪和筋膜,该病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为中毒性休克,伴发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巧的是,都与细菌有关!

  海鲜中那些我们看不见的微生物

  1.金黄色葡萄球菌

0BCC6AA2A1DDE935F7510C43C8C49C60F616DCD2_size24_w368_h225.jpg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多见于夏秋季节,污染食品后,它会在20~37℃条件下迅速繁殖和产毒,经4~8小时即可产生一定剂量的毒素并引起食物中毒,为防止毒素形成,海鲜应冷冻或冷藏。感染后潜伏期2~4小时,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

  2.创伤弧菌

94C1549E41A4EE1CDC6B9F33C8D2639C79497F04_size8_w402_h252.jpg

创伤弧菌


  创伤弧菌或称为海洋弧菌,最常见的海鲜创伤感染细菌,栖息于海洋。带菌海产品主要有虾蟹、生蚝、牡蛎,伤口接触到带菌的海水或贝类鱼类可感染导致蜂窝织炎、骨髓炎等多种炎症,经伤口感染时可迅速导致菌血症和败血症,感染症状有呕吐、发烧、腹泻、低血压、局部红肿疼痛等,病死率高。

  3.副溶血性弧菌

FB39136AEE7CB77A9597348ECAD25371641B4A41_size18_w390_h239.jpg

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主要存在于近岸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贝类海产品中, 6~9月为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高发季节。预防食入被污染海产品,可采取低温贮藏、食前56℃加热5分钟或90℃加热1分钟等方法,细菌可被杀死,凉拌海鲜类食品时要清洗干净、食醋浸泡10分钟或沸水漂烫数分钟。感染后潜伏期14~20小时,发病初期有上腹部疼痛或胃痉挛,继之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和发热等症状。

  4.变形杆菌

A78348F7667F0DD17435B4A5A3926ECCD636BD03_size24_w414_h244.jpg

变形杆菌


  变形杆菌主要见于动物性食品如熟肉和内脏,也见于水产品,7~9月最多见。该菌主要以大量活菌侵入肠道引起感染性细菌性食物中毒。食前55℃加热1小时可将其杀灭。变形杆菌在体内的潜伏期为5~18小时。感染时可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发热,以上腹部刀绞痛和急性腹泻为主,预后良好。

  5.寄生虫

94C1549E41A4EE1CDC6B9F33C8D2639C79497F04_size8_w402_h252.jpg

寄生虫


  寄生虫在海鲜中比较少见,多见于淡水产品。典型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有肝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和肺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的第一第二中间宿主分别是淡水螺和淡水鱼虾,卫氏并殖吸虫的第一第二中间宿主分别是淡水螺和淡水虾蟹,人们常会因食入未熟生鲜生鱼片、醉虾蟹等受感染,或者处理生鲜过程中肢体、器皿等受污染而感染。

  水产品除了会导致上面提到的脓毒血症和坏死性筋膜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1.河豚中毒

35061214048E8AF4168C6CB6CB926B185D048EEE_size18_w438_h263.jpg

河豚


  河豚是一种味道鲜美但有剧毒的鱼类,其内脏、生殖腺、血液、眼、腮、皮肤等部位含有河豚毒素,在繁殖季节卵巢和鱼卵毒素含量最高,内脏次之。

  新鲜的河豚肉一般无毒,河豚死后,毒素可以渗入鱼肉,烹饪河豚要经过专业培训。河豚中毒潜伏期为十分钟到三小时,早期出现口唇、舌、肢端麻痹等神经系统症状,中毒后应立即催吐、洗胃。

  2.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

  组胺中毒主要见于食入大量青皮红肉海产鱼类如鲣鱼、鲐鱼、秋刀鱼、沙丁鱼、鲭鱼、竹荚鱼、金枪鱼等。

A0923C326BD09CA05C8954DB58B59D5A7293C718_size7_w413_h245.jpg

组氨鱼类中毒


  此类鱼肉含有丰富的组氨酸,当进食不新鲜鱼肉,细菌分解产生的大量组胺进入机体可导致中毒。潜伏期十分钟到两小时,中毒症状皮肤潮红、结膜充血、心跳加快。中毒后应尽早排毒、服用抗组胺药物治疗。为避免发生中毒,应选择新鲜鱼肉,保存时注意冷藏,烹调时应加醋或雪里红或红果。

  3.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

6452BCAAC4CC02D1CA11DB24C6A9962AC9AB15FB_size16_w418_h282.jpg

 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贝类毒素由藻类产生,通过食物链富集于鱼贝类,尤其在赤潮期间,贝类毒量增加。麻痹性贝类毒素存在于扇贝、贻贝、蛤等双壳贝类中,中毒潜伏期短,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防止贝类毒素中毒尽量避免食用赤潮期间打捞的水产品,食用贝类时去除肠腺,可大大降低毒素量。

  4.海鲜过敏

F8D0ABAB4301768F9FF30AD629BC0F0B0134CEB9_size11_w413_h252.jpg

海鲜过敏症状


  海鲜富含蛋白质,过敏体质的人食入大量的异种蛋白,机体无法完全分解这些异种蛋白质,将刺激免疫系统引起过敏反应,此反应多见于成年人。海鲜过敏发病快,消退也快,但极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主要症状包括面部和嘴唇肿胀、四肢发麻、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海鲜过敏症状较轻者可口服抗过敏药治疗,症状严重者应立即就医。

  意外刺伤应该如何处理?

  对于售卖海鲜的商贩来说,日常处理海鲜被划伤刺破是常事,但千万不能不放在心上。不同体质的人对细菌感染的敏感程度不同,采取防护措施是避免发生意外的重要手段。

5BC0F1E4FF85065CE873C58CBC45E9A3F4859D11_size15_w453_h266.jpg

   处理海鲜防护措施

  处理海鲜时最好戴上手套,如若意外被海鲜划出伤口,应立即冲洗清洁创面,这是清除伤面部分细菌的重要措施,冲洗范围仅限于伤口及边缘皮肤,冲洗伤口使用生理盐水或者0.02%新洁尔灭,对于深在贯通伤口应使用双氧水冲洗,以避免厌氧菌感染。之后包扎伤口,避免接触水,若伤口有异常疼痛、发红肿胀等,应马上就医。

3538BDAD9B481885DC7274956FAA5654F6E2D06C_size8_w416_h266.jpg

 生理盐水处理伤口


  食用海鲜的注意事项

  近年来近海污染严重,生鱼片的安全性有所降低,而吃生鱼片又成为一种“时尚”,故吃生鱼片一定要注意,一旦出现细菌、寄生虫感染症状务必及时就医。

  被海鲜刺伤本不严重,关键在于伤口感染细菌且对于本身患有疾病、抵抗力低下的人群,一旦延误就医甚至可有生命危险。

  食用前冷藏海鲜可极大程度上抑制各种细菌的生长,加热足够时长可杀灭细菌和寄生虫。

  海鲜不可与维生素C同食,和水果同吃会腹痛,和啤酒同食引起通风,吃海鲜后喝茶会长结石。

85AD7217CCCDC84FA8A9C173EC6A2BD024B72056_size43_w442_h270.jpg

海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尽管食用海鲜具有一定危险性,但海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希望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了解更多关于海鲜饮食的知识。......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meishi/haixian/2017-09-03/43768.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