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海鲜市场:“微利”时代 海鲜批发如何突围

来源:中国水产网   发布时间:2017-07-27 14:30:19 

   在海鲜市场流传有一句话,“吃活不吃鲜,吃鲜不吃死”。在海鲜市场转一圈,到处可以看到活蹦乱跳的虾、花甲、螃蟹、鲍鱼等美味。

    那么,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海鲜,是怎样一步步走入海鲜市场,来到我们的餐桌上的?海鲜的利润究竟有多大?海鲜商户近几年遇到了哪些问题?河南商报记者带你走进海鲜市场,探寻美味背后的故事。

    【商户】

    “夜行者”的故事

    海鲜“老炮儿”:

    海鲜市场最热闹的是半夜

    万邦海鲜淡水鱼交易区鱼得水海鲜店老板朱许经营海鲜生意已经有25年了,是个标准的“老炮儿”。朱许说,“我十几岁就开始卖海鲜了,已经做了25年了。刚开始是跟着别人干,在纬三路市场。这个行业很辛苦,天天起早贪黑的,我们跟正常人比生活都是颠倒的。”

“我们店的海产品从大连、日照、广州、福建一带过来的多一些,卖的东西比较全面。海鲜生意都是‘夜市’,万邦是省内最大的海鲜集散地,一般从晚上九点半到次日凌晨三四点钟是市场最热闹的时候,下边的各地市像平顶山、许昌、洛阳等地的批发商、零售商都来这里进货,这是‘一批’。‘一批’完了之后,市内其他市场的商户会过来拉货。剩下的零货我们白天零售。”朱许说。

    海鲜店老板娘:

    做海鲜生意很辛苦

    万邦新洪宇海鲜旗舰店的老板娘赵静是5个孩子的妈妈,在店里照顾生意的同时,她还要盯着刚满两岁的三胞胎的一举一动。

    说到海鲜生意,她说,“干这一行时间久了,虽然现在利润低了,还是不想轻易放弃。我们店基本上一天24小时都有来买东西的,交易高峰期一般在夜里10点到12点,次日凌晨3点交易完。”

    “做海鲜生意真的是很辛苦的,没有节假日。我出去我老公守店,他出去我就得守店。又想顾着生意又想顾着孩子。”赵静说。

    【利润】

    “微利”时代 有量无利

    谈起这几年的生意,朱许说,“河南是内陆城市,对海产品需求量大,海鲜销量每年都在增加,甚至是翻倍。但是这几年的生意都是‘微利’,有量无利。”

    “前几年生意好做,量虽小,但利润大。因为之前是小市场,市场越小,竞争越小。现在市场越来越大,做的人越来越多了。一块面包越来越多的人来分,利润越来越薄。”朱许说。

    科技发达,信息透明,如今拼的是坚持。

    至于利润降低的另一个原因,朱许说,“现在科技、信息、交通都很发达,想做到之前的‘你无我有’不可能。之前只要头脑精明一点,做到一个‘敢’字,能弄到产品,信息掌握的比别人全面,都能很好地生存下去。但现在一部手机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大家智商都差不多,现在就是看谁能坚持下去。”

    【成本】

    工人工资3000至5000元

    依旧遭遇用工难

    河南商报记者在海鲜市场内走访时发现,有不少商铺的门上都贴着招工两字。了解后得知,因为水产行业的特殊性,工作时间通常是在夜晚和凌晨,因此对工人身体素质要求高,身体差的人很难扛得住。

    朱许说,“水产行业又脏又累,还没有节假日,尽管这一行业工资普遍比别的行业高,还是很难招到合适的工人。我们店七八年前给工人的工资就开到四五千元了。这一行业都是用长工,短工很多人不适应,像我们干批发的人都是整夜整夜的熬。用工一般来说都是20多岁到30多岁
……查看原文:http://www.zgsc123.com/show-109-178102-1.htmlhttp://www.zgsc123.com/show-109-178102-1.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