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完善涉海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7-07-27 13:26:54 

   本报讯(记者 赵建东)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规划》分析了现状与形势,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设定了主要任务和重点建设项目,提出加强我国管辖海域海底地震监测能力建设、加强海警应急能力建设、提高重点行业领域专业应急救援能力、加快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建设、建立外来入侵生物监测预警网络等多项涉海任务。

  《规划》提出,加强我国管辖海域海底地震监测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已有项目和资源,完善卫星、飞机、船舶、台站等监视监测手段,建立海洋环境实时在线监控系统,提高海洋灾害、海洋平台溢油和海洋污染监测预警能力,强化重点流域海域水污染等重点领域风险预警与防控。加强海警应急能力建设,完善海上通信和应急指挥系统,提高海上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提高重点行业领域专业应急救援能力,加强水上应急救助和抢险打捞能力建设,着力强化“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沿海监管救助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南海等深远海海上搜救和航海保障能力建设,完善空间布局。增加保障深度500米的饱和潜水工作母船,以及可参与全球海上搜救和国际救援行动的海洋救助船及深海扫测打捞设备。加快国家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建设,完善海上溢油应急队伍体系,建设沿岸溢油应急物资设备库,配备专业溢油应急船舶,提高溢油应急清除能力。加强农牧渔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农业生产设施防灾标准,提升农牧渔业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立外来入侵生物监测预警网络,健全出入境生物安全查验机制,有效防范外来生物入侵。

  根据《规划》,我国要打造基于云架构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健全国家、省、市、县4级一体化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加强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和手段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新技术,重点加强海区、偏远农村等在内的区域预警信息传播和接收能力建设,并发挥各类应急信息员队伍作用;依托中央企业现有资源,模拟地震、海啸、洪涝等灾害和应急场景,建设基于真实三维环境的相关设施,建成科普展示、虚拟体验和实训演练的公共安全应急体验基地。

  《规划》明确,到2020年,建成与有效应对公共安全风险挑战相匹配、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覆盖应急管理全过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应急管理基础能力持续提升,核心应急救援能力显著增强,综合应急保障能力全面加强,社会协同应对能力明显改善,涉外应急能力得到加强,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70727/68252.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