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地区地下水污染程度远高于内陆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7-04-10 10:58:38 

■王晨绯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韩冬梅与合作者通过系统收集全国范围内的海量调查数据,对我国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水体有机污染进行了全面分析评价。研究显示,滨海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要远高于内陆地区,并可能造成近岸海水质量恶化,影响海洋生态。

  地下水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重要淡水资源。硝酸盐是有氧环境中最稳定的含氮化合物形式,也是含氮有机物经无机化作用分解的最终产物。含有大量硝酸盐的饮水,在人体内可被还原为亚硝酸盐使人中毒,或是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物质。研究人员整合分析了全国52个盆地尺度地下水系统的深层、浅层地下水硝酸盐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滨海地区特别是滨海岩溶地区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程度远高于内陆地区。氮同位素污染示踪表明,除了农业施肥,土壤中氮素和生活废水排放也是影响地下水中硝酸盐分布的重要因素。

  除了硝酸盐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也不可忽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主要通过水文循环进入生物食物链(网)而积累的化学物质,包括有机氯杀虫剂、工业化学品、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江三角洲和浙江省,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的重灾区,这些地区地表水体中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浓度均超过了国际和中国水质标准。

  滨海地区由于地势低缓,是水分盐分的汇集区,加之复杂的陆海水体相互作用,未来的滨海水环境整治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70410/66135.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