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兰圣伟 庞修河)近日,海南省政府发布《关于划定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告》,划定陆域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11535平方公里,占陆域面积33.5%;划定近岸海域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8316.6平方公里,占海南岛近岸海域总面积35.1%。构筑形成“一心多廊、山海相连、河湖相串”的基本生态保护红线空间格局。
根据环境保护需求,海南细划近岸海域生态保护红线,分为一类红线区和二类红线区,包含17个功能区。其中,一类红线区总面积343.3平方公里,占近岸海域面积的1.5%;二类红线区总面积约7973.3平方公里,占近岸海域面积的33.6%。
一类红线区主要包括海洋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领海基点保护范围等。二类红线区主要包括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省级海洋功能区划海洋保护区域、海岸带控制区(向海侧)、珊瑚礁主要分布区、海草床主要分布区、红树林主要分布区、部分潟湖、重要入海河口、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遗迹、重要岸线与邻近海域、重要渔业水域、海洋功能区划中的增养殖区、保持自然生态空间属性的生态保留区等。
同时,全省共划定海岸带生态敏感生态保护红线区164.42平方公里,占海南岛国土面积的0.48%。其中,一类红线区115.56平方公里,二类红线区48.86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海岸线自然岸线向陆一侧300米范围内,200米范围为一类红线区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