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何田有鱼,其无名也,无名之大,二尺又八。
鲲居北冥,几千里也。可是,在一方12平米的水塘中,一条鱼可以长到多大,可以活到多久?
90多公分,23年。这是开化县何田乡柴家村汪良标家养的清水鱼给出的答案,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大中。开化县何田乡宣传委员陈瑛说,这条鱼现在是何田的鱼王了。
为什么大鱼的身长不是准确的数字呢?30多斤的它现在不会被轻易移动,所以是汪良标老人拿着卷尺爬下水塘测量的一个大致的数字。而且鱼在水中显得小些,捞上来可能更大。准确的身长可能得等到有一天,鱼王上岸,才会被知晓了。
开化清水鱼,是一个无需做过多介绍的特色。嗜食鱼者,绝不会错过这样一个美味。何田清水鱼,又是开化清水鱼中最良好的一种。
“我儿子结婚前两年,我从马金镇买来了这尾育苗,当时它只有十公分。”汪良标老人说道,“今年我孙子已经21岁了。”
汪良标今年80岁,人尚中年时买来这条鱼,像平常一样放进自家鱼塘中。一尾何田清水鱼一般要养个三四年才会被端上餐桌。这尾鱼来了之后两三年,儿子结婚了,孙子诞生了。从此之后,这鱼更像是家族中一位成员的存在。
“我从12岁就开始养鱼了,跟着我的爷爷学习最古老的养鱼方法。”汪良标说。其实所谓古法,即至清之水底铺上一层细沙,无任何水草干扰。每天清晨投下草料,到下午会被吃的精光。
“现在喂给鱼吃的基本是黑麦草,冬天的时候种下去,存着可以给鱼吃很久。没有黑麦草,我就去山上割野草来喂鱼。”八旬的汪良标身手依然矫健,这使得不得不相信何田鱼真的有使人延年益寿、美容养颜的奇效。
汪良标现在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看塘里这些鱼,把草料投下去。他说:“现在大鱼一天要吃将近5斤的草料,我得保证它食物充足。”对于老人来说,这尾鱼就是一位比儿子还要年长的好友。
鱼长到这么大,是一个奇观,所以经常有人来观看。前两天几个淘气的孩子用棒子戳伤了它,当时汪良标真是又生气又心疼。鱼身上,至今还留着伤疤还未痊愈。
2014年的时候,有一位来自辽宁的顾客看完这条鱼喜欢的不得了。“他想让我把鱼卖给他,我说不会卖的。”汪良标说,“他问我多少钱才卖,我说一万块都不卖。”顾客开价5200元,要把这尾鱼带回北方。“我问他要怎么回辽宁,他说是开车,我说坚决不行,这鱼会死的。”
何田人养鱼是致富之道,也是生活之道,是几百年来流淌在血液中的习惯。如果山村中的人有些闲情逸致的话,恨不得把每条鱼都起上一个名字。
汪良标家门前有这样一方鱼塘,是在改革开放前。一直流传至今,生生不息。
汪良标每天爬下这五步石阶,看看他的鱼。比起养殖,这更像是一个相守的故事。一位80岁的老人和一条23年的大鱼一起书写的故事,在一方鱼塘中。
记者问:“您有没有想过这条鱼以后会怎样?”
老人愣了一下,若有所思,答道:“没想过。”汪良标未曾想过大鱼离开后会是什么样子,也不会去想,因为没人说得清鱼会活多久。
“怕你飞远去,怕你离我而去,更怕你永远停留在这里。每一滴泪水,都向你流淌去,倒流回最初的相遇。”此时,这一句歌词似乎是最好的结尾。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