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瑶
海岛的秋天,似乎比陆地要来得晚些。蛰伏了一季的慵懒,终被清凉的海风吹醒,紫色的望潮花,洁白的野百合,绯红的合欢花,自由随性地绽放于海边的山坡丛林间。身居岛城,信步去赏一场花事,渡船去看一片岛礁,成了心中的念想。于是,向往已久的禅意小岛——佛渡岛,自然成为此行的首选。
佛渡岛,地处浙江舟山第三大岛六横岛的西南海域,岬角狭长,岙口众多,素有“九涧十八岙”之称。据史料记载,明朝嘉靖年间,六横岛、佛渡岛被葡萄牙等国的商人辟为“双屿港”,成为亚、非、欧各国商人云集的商港,一度繁荣兴盛。现在的佛渡岛,500年前的繁华早已烟消云散,只遗留下海岛古村落的安宁与闲静。
舟山群岛有大小103个有居民岛屿,我唯独对佛渡岛格外动心。除了厚重的人文历史气息,还因为这个富有禅意的名字——“佛渡”。佛渡有缘人,似乎我们这些闲步行走的过客,跋涉千山万水,渡海洗去一身浮尘,只为赶赴一场禅佛的约定。
素有“海天佛国”之称的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邻近的每一座岛屿皆有不可言说的灵性,而佛渡岛的灵性源于她与观音菩萨千丝万缕的牵联。当地盛传的一个民间传说:观音菩萨为传经诵法,苦寻一处胜景,当他踩着莲花,在海天之间寻觅时,恰与一座长形小岛不期而遇。岛上群山怀抱,山峰众多,足有百座。他降至此岛
的最高峰,盘腿坐下,手握佛尘,认
认真真地数起山头来。可是数来数
去,只有99座。观音菩萨一声叹惜
后,只得放弃,另觅圆满之地。当他
驾起祥云,凌空回望那座小岛时,顿
觉自己一时大意,竟将脚下的最高峰
忽略了。后来,岛民将这座观音大士
渡过的岛屿,唤作“佛渡岛”。
佛渡岛,一座原汁原味的生态岛。我们登临佛渡岛的最高峰,俯瞰全景,只见远处岸线逶迤,湾岬相连,近处白墙灰瓦的古民居错落有致地镶嵌于青山绿水间。那片曾经的沧海桑田,如今已是树林蓊郁。禅林深处,古刹悠悠,青山翠竹中掩映着的百山观音寺是一处静谧到几乎被遗忘的净地,只是偶有伶仃香客,进山祈愿。深山藏古寺,古朴的院门虚掩着,葱绿的藤蔓缠绕着老旧的黄墙,铺满青苔的石板路上承载着多少斑驳的记忆。轻轻推开木门,“吱呀”一声,似乎惊扰了寺内静默的时光。“咚咚咚……”,一阵阵木鱼声,忽远忽近传来。循着木鱼声,耳边传来佛堂里的袅袅梵音,顷刻间被一种缓缓流淌的禅意包围,并在心里滋长蔓延。几位女尼,正在专注地诵经念佛,秀目黛眉,明澈如水,映衬着清丽的面容,仿若尘世之外的仙客。她们守着一段素净流年,伴着一盏青灯古佛,将烦扰的俗世关在门外。
暮色低垂,夕阳沉醉,我们循着曲折小路下山,沿途经过一片湛蓝色的海湾。海天之间,帆影点点,点缀在这一湖荡漾的碧波上,草丛与孤舟共融,碧水共长天一色。此刻,落日的余晖倾洒在海面上,与波光随风曳动,真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诗情画意。
炊烟漫起,倦鸟归林。穿过一条古老的隧道,便可抵达我们入住的民宿了。这条长约500米的永胜隧道,遗留了太多原始的粗犷味道,漫步其间,恍若进入了一个深幽的山洞,洞墙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凿痕,就像时光缝隙里剥落的一块块碎片。穿越隧道,仿佛穿越一段尘封的旧时光。
留守的老人们,早早吃完晚饭,悠闲地坐在村口的大樟树下聊着天,几只黄狗安静地趴在脚边,全然不在意路人的侵扰。不远处,停泊的渔船、晾晒的渔网、叠放整齐的蟹笼,还有那片晚霞映衬之下的油菜花田,构成一幅海岛渔村淳朴的画卷。看到这一切,不由地想留在这个世外桃源,静守清简素朴的日子。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