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荣成:向中国海鲜第一品牌迈进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8-18 13:18:30 

8月14日,2016中国·荣成国际海洋食品博览会暨互联网+海洋产业发展峰会落下帷幕。短短两天时间,达成贸易合作意向255项,意向金额8.6亿元。

成绩远不止于此。展会期间,山东首家海洋商品交易市场、中国海带之都、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海洋食品专业委员会的相继落户,为荣成从海洋渔业大市向海洋渔业强市跨越蓄积了强大动能。

搭平台、树品牌、促发展。今年以来,荣成全力对接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战略,以蓝色产业优势为突破口,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建平台

内外贸易优进优出

说起本届展会最大赢家,非皇朝马汉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莫属。

展会期间,该平台推出的一元购买鱼干、一元抢购韩国参鸡汤等优惠秒杀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扫码购买。

人气有了,采购商的订单也如约而至。“不少采购商对我们的韩国参鸡汤、鲅鱼水饺非常感兴趣,我们已经与好几家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皇朝马汉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展区负责人席永进说。

“我们的采购需求包括休闲食品和加工的冷冻食品,已经敲定了合作伙伴,对他们的产品品质也非常满意。”对本届展会的战果,采购商邵正强十分满意。

这是参展商和采购商满满获得感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本届海博会共达成贸易合作意向255项,意向金额8.6亿元。

事实上,展贸平台仅仅是荣成打造的海博会功能之一。山东首家海洋商品交易市场——威海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落户荣成,为所有参会企业提供了一个功能更加完善的交易平台。

该中心具有贸易、融资、投资三大功能,凸显海洋商品、垂直电商、跨界投资等特点。通过开展线上与线下协同、现货与期货融合、大宗商品实物、仓单和非标准化的场外衍生品交易,达到发现价格、形成价格、规避市场价格风险、促进产业链各方融合发展的目的。

作为省内唯一一家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大宗海洋商品交易市场,中心上线之初,就与赤山集团、鑫发集团、石岛集团、好当家集团、靖海集团、鸿洋神科技、海芝宝科技、泰蓝水产等10余家企业初步达成鱼类、虾类、贝类、蟹类、软体类、藻类6大类52种产品上线交易意向,与平安银行、蓝海银行、舟山群岛新区水产品交易中心等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除此之外,荣成市以海博会为产学研对接平台,让专家与企业家面对面,在方便企业家了解最前沿的行业动态的同时,让业内专家能为遭遇瓶颈的企业出谋划策,促进荣成本土海洋企业转型升级。

搭建海博会平台,积极筹建海商中心,是荣成全面推进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落实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工作的创新路径。

“我们一方面为中韩海洋产业企业搭建平台,另一方面为更多希望从事国际贸易的海洋产业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促进对外贸易向优进优出切换。”荣成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搭快车

“互联网+”出产业新动力

8月13日,中国·荣成互联网+海洋产业发展峰会举行。阿里研究院高级政策专家、跨境电商研究中心副主任郝建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产业经济学和金融学博士导师陈进以及京东集团农村电商战略负责人李贺明,分别就互联网+商业变革与产业升级、“十三五”电子商务发展前瞻与区域电商发展、从供给侧改革看互联网+县域经济等相关问题发表主旨演讲。

当天,专家们关于合理运用大数据,引领海产品饮食文化,塑造明星单品,实现突围等有针对性的建议,引起了荣成参会企业的强烈反响。

“我们的产品品质好,但一直是闷着头走路,没有走到消费者身边,去了解他们的需求。专家的分析、建议可谓直击要点。”一位企业负责人如此评价。

早在本届海博会开幕之前,“互联网+”主题就已经成为吸引参展商、采购商、市民的最大亮点。整个展会期间,包括峰会在内的“互联网+”元素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

线上海洋食品企业的集体亮相,让不少市民吃了一惊:“这些产品从来没在实体店见过。”“原来咱荣成的海产品在网上卖得这么火。”……类似的评价不绝于耳。

记者注意到,在本届海博会共达成的255项贸易合作意向中,电商合作协议75项,占总数的近三成。

与此同时,我市与阿里巴巴1688、京东商城、苏宁易购、飞牛网、京拍档、中国电商基地联盟6家电商平台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事实上,这也正是荣成市委、市政府提前谋局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出产业新动力结出的硕果。

荣成是全国第一渔业大市,水产品产量连续30多年位居全国县级市首位。近年来,在国内经济进入增速换挡期,国际经济复苏不稳定的双重压力下,荣成海洋食品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必须要抓住“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契机,运用信息化手段来改造海洋产业的生产、销售、消费、管理等各个环节。

“我们打造了科创中心电子商务基地、海洋职业学院电子商务孵化基地、供销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好运角电子商务基地等8处电子商务集聚区,淘宝特色中国·荣成馆、阿里巴巴荣成海味原产地特色站点、同线同标日韩出口食品企业平台等全面上线。”荣成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发挥荣成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吸引更多电商企业集聚发展,形成区域电商核心竞争力和集群优势。

树品牌

荣成海味脱颖而出

本届海博会期间,荣成又收获一项国字号荣誉——“中国海带之都”。

在众多养殖海带的城市中,荣成获此殊荣,靠的是一组沉甸甸的数字:海带养殖面积60万亩,年产量50多万吨、产值20多亿元,养殖面积、产量均居全国县级市第一位,产量约占山东省的80%、全国的50%。

近年来,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荣成市采取引进推广新品种、加强行业自律、拓展加工深度等系列措施,培育了海带育苗、养殖企业260多家,海带生产企业100多家,盐渍海带加工流水线200多条,形成了海带育苗、养殖、食品和功能食品加工、化工等较完整的产业链。

如何进一步叫响“海带之都”品牌?荣成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加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鼓励海带生产加工企业使用“荣成海带”地理标志商标参加展会,鼓励企业、单位或个人按照规范标准在国内设立综合性荣成海洋食品营销网点或直营中心,开拓市场。

海带产品的蓬勃发展,是荣成打造蓝色产业品牌的有力注脚。近年来,立足海洋资源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荣成大力发展海洋食品经济,打造“中国海洋食品名城”。

针对海洋资源日益衰退的现实,荣成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一方面推行生态养殖与远洋捕捞相结合的“两轮驱动”战略,更大限度“走出去”。另一方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广浅海多层次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动传统养殖向立体养殖、名优养殖转换。荣成海洋食品产业正按照“企业扩张向高端延伸、行业分工向专业细分、市场开拓向品牌创新,产业布局向特色园区聚集”的高端化、专业化、品牌化、园区化“四化”方向发展。荣成先后荣获中国海洋食品名城、中国绿色食品城等称号。

线上海洋产品品牌打造同样重要。今后,荣成将打造“荣成海味”特色区域品牌,采取统一质控、统一包装、统一仓储、统一加工、统一配送、统一金融服务的“六统一”模式,统一品牌,统一宣传和销售,为海洋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和新活力。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