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产品你知道怎么挑吗?“海鲜达人”与您分享购买海鲜的技巧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8-02 14:36:30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海鲜大叔刘东华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连女士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陈先生 戴懿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吴杰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开渔后,市场上的海产品价格将下调。郭航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厦门市的海产品种类丰富。晚报拍客范闽伟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海产品有养殖有野生,有近海有远海,你知道怎么挑吗? 晚报拍客八市收藏家摄



(记者 戴懿 实习生 洪雪华)台风“妮妲”给厦门市带来了难得的清凉,但也影响了市民的口福。原定于今天中午12时结束的伏季休渔,将推迟到台风影响结束,整装待发的渔船不得不留港避风。

  每年伏季休渔结束后,厦门市的渔船就会前往台湾海峡开启捕鱼季。渔船陆续返航时,市场上的海产品多了,届时价格也会相应下调。开渔在即,本报特地采访多名“海鲜达人”,了解他们的精彩故事,并传授市民辨别海鲜、购买海鲜的技巧。

  选购有门道

  家庭主妇连女士能煮一手好菜,挑鱼也有一套。她说,小时候吃的都是野生的海鲜,从小到大,几乎每天都要吃鱼。她说,这么多年,嘴巴养刁了,只吃得下野生的、新鲜的海鲜,一旦买到不新鲜的,她就扔掉。

  在失败中积累经验 买海鲜要观潮看天

  买得早不如买得巧 晚市有时反而新鲜

  对连女士来说,买菜、做饭是她每天的“功课”,而买鱼也成了每天的一件大事。

  连女士说,买海鲜也得挑时候,特别像她这种喜欢吃“本港海鲜”的人。她觉得,买海鲜不一定要赶早,有时候晚点到反而能买到最新鲜的。

  她说,每个月初一、十五发生天文大潮,这时候渔船捕获的海鲜最多,因为满潮在中午,因此本地菜市场的晚市,特别是八市也可以买到新鲜的海鲜。

  除了“追”潮水,她还“追”台风。上个月,台风“尼伯特”一过,她便驱车几十公里到龙海去买海鲜。她说,台风前,渔船会提前回港,这时候海鲜也很多,不过大多是外海的,而且很多都是冰鲜。台风警报过后,鱼儿们都出动了,渔船也出港,第一批回来的往往能满载而归,不仅品种丰富、品质新鲜,量也很大。这时候,不论什么品种,她常常能买多少就买多少。

  鱼贩喜欢伪装 她这个“老手”也曾“失手”

  连女士说,她基本上买野生的海鲜,冒充野生的会被她识破。

  常年行走八市,她透露了几个小秘诀。她说,不少摊贩会把鱼放在筐里或铺在地上,再放几片海苔,声称是野生的,其实很可能是养殖鱼。

  不过,作为“老手”,她也有“失手”的时候。

  有一次,她在市场上看到一条野生鱼,是她很喜欢的品种。她说:“这种鱼没办法人工养殖,当时看它全身光亮,看起来特别新鲜,闻着也没有异味。没想到买回家刮了鱼鳞,发现鱼肉变软发黑,还有一股异味。这说明鱼被动了‘手脚’,已经坏了,估计放了一段时间了。”最后,她把整条鱼都丢了。

  她说,其实她的经验就是在失败中积累起来的。

  保鲜有技巧

  家里有1个冰箱3个冰柜,每次买海鲜都是一二十斤地买。在采购海鲜方面,62岁的陈先生可是很有一手的,不少朋友都拜托他帮忙买海鲜。

  家有1个冰箱3个冰柜 常一次性买一二十斤

  在便宜时提前采购 每天煮法各不相同

  陈先生年轻时曾从事水产行业十多年,当过工人,搞过装修,还有一身的文艺细胞,跳过大鼓凉伞和车鼓弄。10年前,他又当起了反扒志愿者。作为一名“跨界人士”,他也很注重生活品质,经常自己去购买海鲜,自己烹饪。每天吃的鱼,种类、煮法各不相同,今天用蒸的,明天用煎的,后天煮酱油水。

  陈先生说,他小时候住在轮渡公交总站附近,可以说是吃海鲜长大的,对挑选海鲜的经验也是从小就开始积累。他说,前些年,他还自制工具,在海滨公园里抓过螃蟹呢!

  如果住的地方离菜市场近,每天去买新鲜的海鲜当然最方便,可是住得远怎么办?陈先生如今住在湖里,每次到八市不方便,他都会一次性购买一二十斤海鲜。特别是临近春节时,海鲜涨价涨得厉害,他常常会提前采购。

  按量分包再保存方法得当口感不减

  海鲜一买就是一二十斤,该如何保鲜?陈先生有自己的一套技巧。他说,如果新鲜的鱼马上速冻,过一段时间解冻后口感也不会差,不过有一个前提,就是鱼不要杀,特别是不能刮鱼鳞。一般速冻两个月以内吃都没有问题,不过带鱼得在一个月内吃完。

  每次买回海鲜后,他会按每一顿要吃的量分配好,用袋子分装,再放在冰箱中。对于保存鲜虾,他也有一套办法:把虾放在盒子里,一只只摆好,只放一层,加入水,没过虾即可,这样一来,解冻起来比较快。

  放在冰箱里的海鲜,隔半个月还要移动一下,把上面的放到下面,下面的放到上面。每次买了新的海鲜回来,把新的放在下面,旧的挪上来。他说,根据经验,这样海鲜可以放得更久一些。

  爱好成责任

  上周五,得知有渔船收购到一条特别的鱼,身子靠尾巴一半是黑色的,前半部分有些黄。吴杰很兴奋,他叫好友陈先生一起记录。

  吴杰是一家海鲜餐厅的老板,大家叫他“大鱼”。陈先生外号“海鲜大叔”,也是资深海鲜达人,两人因为兴趣相投,成了好友。两年来,他们和摄影师瑞可开始记录台湾海峡的稀有海洋生物,这一行动也得到了厦大教授的支持。

  高价买的稀有鱼类 记录后交厦大研究

  做图鉴介绍常见鱼有“外号”也有学名

  “海鲜大叔”陈先生虽然没有从事过海鲜行业,但因为兴趣爱好,同时又是“一枚吃货”,他一边吃、一边学、一边研究,对厦门的海鲜有不少了解。他还时常在网上为大家进行海鲜科普、答疑解惑。

  除了研究,他还乐于分享。陈先生在厦门本地论坛上发布了《厦门菜市场鱼图鉴》,这个帖子已有近7万次的阅读量,内容包括了数十种厦门常见的海鲜,内容详细,图文并茂,还有不同烹饪成品的图片。

  市场上有很多鱼,市民只知道用本地话说,用普通话却叫不出名字,在这里就能找到答案。在常见海鲜的文字介绍中,除了市场上大家常叫的名字,还有学名甚至拉丁文名字,海鲜的特点、产区、烹饪方式、营养价值、捕获方式、如何辨别采购等一应俱全。

  冒着风浪出海接鱼要在最新鲜时记录

  吴杰说,他从初中起就喜欢钓鱼,因为这一爱好,他没少挨妈妈的打,但他仍坚持到了现在。如今,他几乎每三天就要出一次海。餐厅有了自己的收购渔船后,他跑得更远了。而餐厅里的海鲜,很多都是菜市场上买不到的。

  吴杰说,一开始钓鱼是一种爱好,后来,他开始为海洋资源的枯竭而担心。两年前,他和“海鲜大叔”开始记录捕捞上来的稀有海洋生物。

  稀有海洋生物哪里来?他们用的是“蠢办法”——买。

  为了尽可能多地记录,他们拜托了捕捞行业、钓鱼行业的朋友,一有发现就和他联系,他们会开车到码头接鱼。如果对方没有马上回港,吴杰甚至会叫上船老大,自己开船出海,冒着大风大浪把鱼接回来,为的就是在鱼最新鲜、最好的状态下,记录下来。

  吴杰说:“做这些不是为了钱,只为了做有意义的事情。”今年初,得知朋友钓到了一条“中华胡椒鲷”,他马上高价买下,拍照记录之后,交给了厦大海洋系做研究。

  餐厅成“迷你摄影棚”今后将公开展示

  每次买到稀有鱼类,餐厅就变成了迷你摄影棚。摆上摄影灯,摆好架子和白板,再将新来的鱼小心翼翼地捞起,放在白板上。等鱼静下来,“海鲜大叔”抓住时机赶紧拍照。有时候拍得不满意,就得一次又一次反复拍。

  他们记录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标本等。很多鱼他们都不认识,除了自己翻工具书,他们还会请教厦大教授,或者水产专家。

  吴杰说,现在还处于记录和收集的阶段,下一步他们还将寻找恰当形式,将这些信息和知识展现给大家。

  他们的海鲜经

  连女士

  挑新鲜的鱼多摸摸看看

  ●看鱼鳃

  新鲜的鱼,鱼鳃的颜色比较鲜红。如今摊贩也有“招数”,除了看颜色,还可以用手摸一摸,如果手指红了,说明鱼鳃很可能是染过色的。

  ●看鱼眼

  眼睛明亮、清澈的是新鲜的,浑浊的一般都不新鲜。

  ●看鱼肚

  鱼肚如果破了,肯定是不新鲜的。

  ●摸鱼鳞

  顺着鱼鳞的方向摸,如果鱼鳞会掉,说明鱼不新鲜。

  ●摸鱼肉

  捏一下鱼肉,如果凹下去,说明鱼是不新鲜的。

  陈先生

  如何判断野生和养殖

  带鱼、丝丁鱼、龙舌鱼、赤棕鱼、赤比鱼、巴浪鱼都是野生的,黄花鱼、石斑鱼、黄翅鱼有一部分是野生的,大部分是养殖的。

  ●午仔鱼

  在厦门有海水鱼的一个排名谚语:“一午,二魧鯋(音),三(白)鲳,四马鲛”。午指的就是午仔鱼,厦门人认为这是好鱼。野生的午仔鱼腹部的鱼鳍是黑色的,而养殖的颜色偏淡。

  ●螃蟹

  螃蟹也是靠颜色来判断:野生的螃蟹随着潮水觅食,经常外出活动,壳颜色偏青。养殖的因为在外活动少,颜色比较深。当然不同的螃蟹品种有所不同。

  海鲜大叔

  青脚蟹正当时提一提来判断

  ●青脚蟹

  青脚蟹现在正是盛产季,公蟹肉多而清甜,母蟹膏满而肥美,民间有“公蟹吃肉、母蟹食膏”之说。选购远海梭子蟹时,应注意挑选头胸甲为青褐或微带紫色的、纹理清晰有光泽、提起有重实感,或按压胸甲两侧感到壳肉坚实的;提起蟹体时,前足不松弛下垂的为佳品。

  虽一年四季皆可捕获,但如果不是春、夏盛产季时,不仅数量较少,而且大多没什么肉。

  ●带鱼

  购买带鱼时要挑选体表富有光泽、全身银鳞完整不脱落,无破肚断头的。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是拖网渔船捕获,带鱼起网后往往体表银鳞都已蹭光了。这时候就要靠嗅觉来做辅助判断。

  带鱼的盛渔期在春夏之间,厦门人依东海、南海不同渔场捕获的带鱼,分为“本港带鱼”与“外港带鱼”,本港带鱼肉质细腻鲜甜度高,外形区别在于外港带鱼眼眶是黄色的,多以油炸或煎食为宜。

  ●金线鱼

  鱼体呈淡红色,腹鳍颜色较深、鱼眼凸亮、鱼鳞完整有光泽者为佳。

  ●东星斑

  除了活鱼,应选购鱼眼饱满,角膜透明清亮;鳃盖紧密,鳃色鲜红;体表黏液透明无异味;肉质紧实有弹性,手指压后凹陷能立即恢复原状的个体。

  ●虾蛄

  食用虾蛄的最佳时候是每年的冬末及春季,因为这是它们产卵的季节,肉肥膏满佳。

  购买虾菇时,首先要注意它的新鲜度,鲜活的虾菇壳色有光泽为好;其次,要选择肉质厚实的虾,用手稍微一捏,可以感觉虾肉丰厚与否,母虾菇肉多而有虾籽,购买时可用海鲜摊档的灯光察看,透过灯光可以看见母虾菇背部中间有一条明显的实线,是虾籽映衬所致,而公虾菇则通体一种颜色。也可直观地检视其尾节内侧凸起中线,有明显呈黄色的,则百分百是有虾籽的。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