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同江市赫哲族渔民捕获605斤雌性鳇鱼 个头罕见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6-02 12:40:37 

5月30日,同江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一渔民从黑龙江八岔内河,意外捕获一条重达605斤雌性鳇鱼。

  5月31日,在捕获该雌性鳇鱼现场拍摄的图片可以看到,该鳇鱼体形庞大,嘴呈尖形,背黄褐色,腹白。八岔村渔民尤野说,5月30日下午3时左右,他和另一名渔民驾驶渔船在黑龙江八岔内河下网捕鱼,下网后40分钟左右开始收网,在收到500来米左右时感觉上拽的网特别沉,让他心里一喜,有大鱼。

  可他一个人无法拽动网,于是他与船上的另一人合拽,费了半天劲儿,大鱼终于露出了头,看着大鱼尖尖的嘴形,凭经验判断这是一条大鳇鱼,而且比以往捕到的鳇鱼都要大,这让尤野又惊又喜。

  可船上的二人无法将如此巨大的鳇鱼拖出水面,于是他和伙伴小心翼翼用工具将鳇鱼控制住,防止它挣脱。并迅速电话联系村里其他村民前来帮忙。最终,又来了七八个人才成功将大鳇鱼拖出水面,拽到岸上,上秤一量,重达605斤。

  尤野说,他已经打了20来年鱼,一般打到的鳇鱼也就重达200~300斤,头一次打到这么大的鳇鱼,真是太让人高兴了。

  八岔乡党委书记高学智说,鳇鱼学名为“达氏鳇”,现仅存于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江——黑龙江之中。它身躯庞大,有的可达1000公斤,为大型食肉性鱼类,以其寿命长、身体大、食量多、力量强而著称。

  鳇鱼起源于亿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被誉为“活化石”、“水中大熊猫”,有“淡水鱼王”的美称。

  作为白垩纪时期保存下来的古生物群之一,鳇鱼曾与恐龙在地球上共同生活过,其原始古朴的外形1亿多年来几乎没有改变,具有珍贵的科研价值。鳇鱼不仅在研究鱼类进化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肉质鲜美、含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及12种维他命。特别是由鳇鱼卵加工而成的“黑鱼子酱”,经济价值极高,有“黑珍珠”的美誉,国际市场供不应求。

  近年来,我省相关机构不断加大鳇鱼保护力度,研制高寒地区特种鳇鱼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为了确保鱼苗放流江中健康成长,科研人员选择了最适合鱼苗生长的季节进行放流,为保护鳇鱼这一物种和维护渔业生态平衡作出了重要贡献。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