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将发展壮大休闲渔业 抓好“海上粮仓”建设
鲁北晚报讯 2月23日,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对“十二五”期间海洋与渔业工作了总结,并对2016年的工作做了部署。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市将发展壮大休闲渔业,建设一批海、陆休闲渔业基地,争创2处以上全省“渔夫垂钓”基地。
会上指出,2016年我市海洋与渔业工作重点抓好涉海涉渔规划编制、海域使用权“直通车”制度落实、“海上粮仓”建设、海洋生态修复、水产遗传育种中心建设、发展壮大休闲渔业、渔业品牌建设等20项工作。
海洋生态修复。投入专项资金4500万元,完成潮河岸线整治、套尔河入海口海岸带整治和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岸带整治修复保护等项目。
水产遗传育种中心建设。以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无棣海城、沾化金水源等有条件的单位为重点,升级繁育车间,更新引进亲本,培育优质苗种,创建省级水产遗传育种中心2处以上,加强贝类、半滑舌鳎、对虾等原良种选育推广,提高渔业良种覆盖率。
渔业资源修复和海洋牧场建设。扎实开展海洋渔业增殖放流及内陆“放鱼养水”工程,在沿海和内陆城市水系底播、放流各类水产苗种3亿单位以上。以三河湖、秦皇河、徒骇河公园等为重点,加强渔文化宣传、资源养护知识普及、旅游观光、增殖放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创全省大型放鱼台示范点。
发展壮大休闲渔业。依托贝壳堤岛、滨州港、黄河岛、水沟村、惠民环城水系等特色资源,在全市重点县区建设一批海、陆休闲渔业基地,争创全省“渔夫垂钓”基地2处以上,进一步增强消费吸引力,促进我市休闲渔业发展壮大。
渔业品牌建设。各县区要立足当地优势特色品种,培育“一县一品”区域品牌。支持引导渔业企业创建地域和企业品牌,年内认定“三品一标”水产品20个以上。适时组织和参加渔业品牌宣传推介活动,进一步扩大我市水产品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晚报记者 张 丽
通 讯 员 张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