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发出精准的海冰预报——本报记者感受千里冰封中的海冰调查
■ 本报记者 安海燕 卢晨
今冬的寒潮来得有些晚。在1月20日强寒潮强来临之前,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黄海北部等地的海冰冰情均比常年同期偏轻。
到1月23日,3天时间,海冰总面积由寒潮前的24000平方公里,迅速发展到36115平方公里。
快、强,是此次冰情的特点。渔业、港口、海岛……沿岸各地紧急应对,冰情预报,成为他们的决策指南。
快、准,是对海冰预警报的要求。压力和挑战,就落在了海洋人的肩上。
为了及时向国家海洋局和相关地方海洋部门提供有效决策信息,1月24日起,国家海洋减灾中心组织调查组赴辽宁省开展了海冰灾害现场调查工作。
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从1月21日发布第一次海冰蓝色警报,到2月17日警报解除,共发布13次蓝色警报和1次黄色警报,以及14次冰情实况速报,发往了沿海各级政府、企业、港口等75家单位。
本报自1月13日起,派出多路记者,随从采访。1月26至28日,记者在辽东湾及黄海北部的部分海域,随陆岸、雷达、航空监测人员实地调查,感受到一页纸(监测结果和预报单)背后的付出与汗水。
雷达监测车开上半山腰
辽宁省盖州市,位于辽东湾沿岸,毗邻营口港。从相机里看,傍晚的阳光,让一切呈现出一种暖暖的色调。事实上,当日气温零下14摄氏度。不过北海预报中心胡伟博士对记者说:“今天是个好天气,你真是运气好。”
盖州市北海海洋公园依山而建,一辆中国海洋应急监测车停在山腰开阔处。
“车上装备了移动雷达,用来监测海冰的范围。”胡伟介绍,“因为海冰是季节性的,雷达站建设成本高,雷达监测车就相当于移动的雷达站。”
每天,10时至14时,是雷达监测采集时间。监测员卢博等4人值守在这里。卢博告诉记者,北海公园监测点,是多年来走遍周围海域选定的,地势高,视野广,能更大范围地测得海冰面积。
“今年是我遇到的最冷的冬天。”负责驾驶的冯玉成是位老海洋,连续4个冬天来这里执行任务,“21日从青岛来到这里,气温零下27摄氏度。”
先是监测车发动机被冻住,各种办法用尽也没能将车发动起来。最后,冯玉成电话求助鲅鱼圈海洋环境监测站站长张天刚。
张天刚半夜敲开汽车维修厂的门,带着人和工具赶到现场,才将汽车重新发动。
接着,同样由于温度太低,雷达供电设备也停止运转,4个人一直干到天亮终于将发电机启动,准时于10时进行雷达监测。
每天4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们不仅依靠雷达监测,还要在不同的监测点进行气象观测、海冰目测和影像记录。
所有外业监测结束后,卢博等人还要将数据进行初步分析,传报北海预报中心,作为预报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保证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北海预报中心与大连海事学院的科研人员共同分析,再将结果进行比对和讨论。所有工作,要在当日22时之前完成。
据胡伟介绍,雷达监测是海冰调查的重要手段之一。除了移动监测,这里还建有“国家海洋局鲅鱼圈雷达站”,是目前我国唯一一个海冰监测的陆基雷达站。
跪在冰面上打钻
严重冰期,海洋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到监测点进行陆岸海冰监测。
27日,晴,气温零下11度。记者跟随鲅鱼圈海洋环境监测站工程师赵成等3人,一起来到营口市鲅鱼圈区海滨游乐场。
沙滩,木屋,栈道……一片肃然中,仍然可以想象这里的夏日景象。赵成告诉记者,每到旅游旺季,这里可是人气沙滩。
然而望向海面,目之所及,已经全部被海冰覆盖。岸边,一大块海冰半搭在另一块海冰上,错落重叠,好像凝固的潮涌。
赵成介绍,这是海冰结成片后,受涨潮作用力,成块海冰就会有断裂,并涌向岸边。“如果近岸有设施的话,是会造成损失的。这里是沙滩,不会有破坏。”
说着,赵成一行人拿出冰钻、冰温计、手持测风仪等仪器,开始向海里走去。海冰或坚硬,或松软,每一脚都要踏实,方可迈出下一步。
每隔50米,赵成便选择一条冰隙,跪在冰面钻冰,直到钻出海水。另一人将冰温计放入海水中,趴在冰面,分别测量表层、中层、底层的海水温度。
监测员王纯净负责测量风速,并记录所有数据。除了冰温,还有冰的厚度,等等。
第一个50米的时候,赵成一边费劲儿的钻冰一边开玩笑,“老了,钻不动了。”走到第4个50米的时候,冰钻一下扎去,海水就冒出来。
“不要再往前了!”赵成说,“再往前是冰皮,经不住人了。”有时为了避免危险,他们会系上安全绳。
虽然现在海冰调查运用很多先进手段,比如雷达、无人机等。“但人工测量仍然有着重要意义。”张天刚说,人工测量的数据,一是与卫星遥感等数据进行比对,二是在冰厚等测量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海面上的低空飞行
1月17日起,中国海监B3843飞机不时起降在大连国际机场,每周一个以上频次,空中监测海冰。
28日中午,薄雾仍未散尽,能见度不是很好。考虑到正值海冰发展期,北海海监总队航空支队舍不得放过这次机会,还是决定飞一次。飞机刚一飞临海面上空,便开
始下降,一直降到距海面不足500米。
拉下舷窗,灰冰、冰皮、莲叶冰……清晰可见。从大连周水子机场,沿黄海北部,飞往丹东方向,飞机掠过港区港口,有多少门机都能数得清。海上的石油平台,孤悬的海岛……均被海冰包裹,身处极温,心中震憾。
在庄河的一个小渔港,已经完全被冰封住,渔船停在港内。附近的养虾池、海参池,完全被冰冻住,苑如一面面大镜子。
我国大陆海岸线东北端附近的岛屿——大鹿岛,也出现在视野里。由于1月27日、28日的气温回升,岛屿南部海岸线附近海冰稍融,但整个6平方公里的海岛,仍在大面积海冰的包围之中。根据海冰表面特征判断,海冰最厚达5厘米~10厘米。
继续向北飞行,就是大东港,一条货轮在海面艰难行驶,身后留下一道长长的水线。据了解,大东港年吞吐量已达1000万吨,目前万吨以上货轮进出港受海冰影响并不大。
截至2月15日,中国海监B3843飞机仍在
大连执行任务。
除了陆地和空中,中国海警1126船1月18日从青岛起航,执行海上海冰监测任务。于2月2日返回青岛中苑码头。
深入现场查灾情
在辽宁盘锦的盘山国家一级渔港,有着典型养殖区,受寒潮的影响,海冰冰情发展迅速,渔港港池全部被冰封,部分海冰冰厚20厘米~ 30厘米。
27日,国家海洋减灾中心调查组来到这里针对渔港和养殖区开展海冰影响调查。
“大爷,今年海冰对您的渔船有影响吗?”调查组工作人员问到。
“早在10月就休渔了,把渔船拖运靠岸上坞,没有造成什么影响。”盘锦市东郭镇的渔民张大爷说。
盘锦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徐洪玖告诉减灾中心调查组成员,灾害发生以后,该局及时接
收到上级发送的灾害信息,并定期向沿海企业渔民报告信息,以便渔民提前把渔业设施进行转移,基本能规避海冰挤压损坏渔船的现象。
随后,调查组又在现场察看了盘锦地区的典型养殖区。当地冬季养殖以海参为主,沿岸围海养殖区已全部冰封,经了解,海参在正常情况下会在养殖池底部进入冬眠状态,一般冰情不会导致其大面积死亡,今年尚未接到养殖损失报告。
此次调查,减灾中心联合辽宁省海洋部门、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等单位奔赴营口市、大连市、盘锦市、锦州市、葫芦岛市等地,对锦州港、葫芦岛兴城市的觉华岛交通码头、辽宁红沿河核电站等典型性作业区域进行了详细了解。
通过此次调查,全面掌握了辽宁省海冰灾害情况,对海冰灾害的致灾机理和应对措施一一进行了总结,为之后应对海冰灾害提供了参考。
海陆空,谋定而后动
据了解,早在2015年11月,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就制订了《2015/2016年度冬季海冰观测预报实施方案》、《2015/2016年度海冰船舶观测实施方案》和《2015/2016年度海冰航空观测实施方案》,要求采用多手段的海陆空立体化同步观测的方式开展今冬海冰观测工作。
2015年11月24日起,北海预报中心每日运用中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开展海冰卫星监测解译工作,并在云雾天气时使用雷达卫星数据解译分析,确保了海冰卫星数据的连续获取。
根据冰情发展,2016年1月11日和21日,北海分局两次召开海冰观测预警部署会,对海冰监测预报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尤其是对船舶观测、航空观测、无人机观测、车载雷达观测等涉及精密仪器、操作复杂和高危险性的观测方式作出了具体安排,确定了冰情观测的重点海域,明确了要开展28个站位以上的船舶观测,8个架次以上海冰航空观测和34个站位的陆岸观测,在莱州湾根据冰情选定区域开展海冰无人机观测,调用两部海冰应急监测车在港口等重要承灾体海域开展车载海冰雷达观测,在辽东湾东岸布设测冰浮标连续获取冰厚冰温逐时数据。同时强调,要依托公益性海冰科研专项从协作单位充分获取岸基雷达、平台雷达和平台视频监测等多种海冰监测数据。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