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水所在水产品加工方面科研成果获媒体关注
来源: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 发布时间:2016-02-15 16:19:56
2月14日,厦门日报以“水产品加工进出口 领跑全省渔业经济”为题,专题报道了省水产研究所在水产品加工领域的科研成果。依靠科技进步,我省水产品加工业逐步实现由初级向精、深、细加工转变。
吃海鲜,品味的就是那份独有的鲜甜。省水产研究所的科研工作者们正在不断攻关的,就是将海鲜中的天然鲜味制作成能够运用到日常烹饪中的调味品,丰富消费者的烹饪餐桌。2013年,由该所水产品加工研发团队开发的“海极鲜”系列调味品正式与企业签约,科研成果开启了向产业化转化的过程。经过两年多的生产推广,如今“海极鲜”已经走进了全国的超市商店,成为消费者常用的“餐桌伴侣”。
以研发“海极鲜”的成功经验为基础,该所将研发目光瞄准了更受消费者青睐、营养成分更高的高档海鲜鲍鱼。该所承担的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福建特色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研究和示范”项目,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以鲍鱼加工的副产物——鲍裙边、鲍蒸煮液为原料,利用酶解、喷雾干燥、新型成型、流化干燥等技术制备鲍鲜素,并在研发鲍鲜素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的同时,制定出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从2014年立项至今,鲍鲜素的研发已取得阶段性成功,该项目的目标是,未来要建立年产达到100吨的鲍鲜素生产线并进行示范应用。
近年来,该所以福建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建设了国家海水鱼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厦门)和闽台重要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开发公共服务平台等实验平台,通过国家、省级和厦门市的科技重大项目推动,形成了水产品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把科研成果源源不断地推向社会进行产业生产。在示范过程中,为企业升级和转型提供强大的支持,推动了该类水产加工水平巨大提升,与企业建立了密切联系,并在企业建立了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