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滨海紧抓“一带一路”机遇 打造现代海洋城市

来源:中国山东网潍坊频道   发布时间:2015-12-23 11:34:16 

中国山东网潍坊频道1216 近年来,潍坊滨海积极引领新常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环渤海经济圈”等国家战略机遇,引领推动海洋经济新区开发建设,努力打造现代化海洋城市。15日下午,记者跟随“第六届蓝色经济大家谈”2015青潍对话媒体采风团来到地处潍坊北部的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切感受到了滨海区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培养海洋专项人才 支撑海洋产业发展

据了解,滨海区抓住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机遇,规划建设了21平方公里的科教创新区,建设产学研一体的人才、技术、信息、研发集聚区,努力打造全国应用型海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

15日下午,记者来到山东(潍坊)公共实训基地,该项目是山东省和教育部共建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协议确定的省部共建项目,位于滨海区海洋科技大学园,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21亿元,可同时承担10大类50个专业20000人集训、竞赛、实训。

在这片“生长”着知识和人才的土地,以海洋科技大学为核心,潍坊技师学院、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潍坊职业学院等学校纷纷拔地而起,目前在校生达3万多人。可以想象,在不远的将来,数十万在校学生,35万海洋科技研发人员,将为滨海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滨海也将发挥出更大的力量打造海洋产业聚集区。

坚持自主研发 打造具有“国际话语权”的特色产业

新常态下,谁拥有“国际话语权”,谁就占领产业制高点。滨海区精心谋划,立足海洋特色,发展海洋产业,把产业创新瞄准深蓝,大力发展海洋运输、临港物流、海工装备、生物医药、海洋化工等海洋特色产业,加快形成强大竞争力的海洋产业体系。

位于滨海区的潍坊瑞驰汽车系统有限公司通过订单式生产模式,产品供不应求。在该企业展厅内,企业销售人员介绍说,今年上半年销量增长105%,各项指标创投产以来最高记录,稳居全国微型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二名。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科技企业缘何能跻身行业前列?答案就在于抢占国际话语权,坚持走自主研发的路子,这里把生产制造OEM代工与核心技术研发掌握有效结合起来,形成了从研发到生产制造、销售的产业链模式,打破了OEM制造企业一直以来始终处于经济领域“微笑曲线”底部的尴尬局面。

依托创新,繁荣产业,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滨海,最终将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条,打造引领海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新常态下,一批具有国际话语权的海洋特色产业在滨海加快聚集,打造海洋优势产业高地。

发展低碳循环经济 营造绿色生态“循环圈”

一张膜能将海水“吃干榨净”,实现海水淡化;一张膜还可把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现巨大经济社会效益。15日下午,记者走进滨海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中试车间,公司总经理拿一张类似白卡纸的均向离子交换膜向记者介绍了实现海水变淡水的神奇转变。

均向离子交换膜是一种典型的海洋新材料,引进了海洋元素溴,通过控制反应的条件,可实现对溴化位置和溴化度的精确调控,促使海水中的钠离子与氯离子的分离,从而达到海水淡化的效果。在天维膜公司,像这样的高性能系列荷电膜材料及其应用关键技术还有很多。不仅能海水淡化,还能对高酸、高碱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处理,废水中的酸或碱再回收率达到90%。如果以前生产需要用10吨酸,现在用1吨就可以,投入成本降低了,环保问题解决了。“一张膜”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当前环保形式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天维膜”的应用,让烧钱的环保治理变成了效益发生器。

为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滨海经济技术发开区在快速转型发展的同时,积极促进低碳环保、绿色化发展,在节约、回收能源的同时提升效率,以创新高端技术取代旧式工业发展,在治理废水、淡化海水、热能回收、绿色建筑等多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