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近年七大突破:远海作战能力大幅提升
人民网北京
远海机动作战能力大幅提升
今年,我国空军多次赴西太平洋训练,提升空军航空兵远海机动作战能力。据媒体报道,
空军发言人申进科上校表示,空军是战略性军种。面对新的形势和使命任务,空军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飞行大队、争当学习型飞行人员”活动,突出作战研究、突出战法研究、突出实战化训练、突出人与装备的融合,加快转型、不辱使命。2015年以来开展的3次远海训练,检验了空军航空兵的学习力战斗力。
组织远海训练,是提升空军部队作战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大国空军的普遍做法。中国空军组织航空赴西太平洋开展远海训练,既是年度训练计划内的例行性安排,也是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正常需要,极大程度提升了空军部队远海机动作战能力。
最新的轰-6K型战略轰炸机是空军进行远海作战的领头雁,该机作战半径达5000公里,可携带多种远程打击弹药,打击范围可达第二岛链,甚至更远。
百架战机展开空军史上最大规模空战对抗
本次对抗竞赛参演战机全部为一线的三代战机。从公开的视频资料看,本次至少有四种不同的歼击机参加“金头盔”角逐,他们分别是进口的苏-30MKK战斗机、国产的歼-10A战斗机、歼-11A战斗机和歼-11B战斗机。
随着中国空军战机性能的提升和空战节奏的加快,强调建设攻防兼备的空军,自由空战的作战方式更加适合现代战机的作战环境,因而得到了中国空军的青睐。 “金头盔”对抗的主要形式就是自由空战,既在不设定先决条件和高度差,完全在未知条件下双方编队进行的空战。这种全军高度的战术大比武打破了以往在各部队、各军区之间的障碍,避免了过去“闭门造车”式的战术创新,使有关空战的经验教训能以最快速度在全军传播,提升空军飞行员实战能力。
空军航空兵瞄准打赢未来海上作战
此次海空军成体系化演练进行从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分配、到精确打击、打击效果的判别、以及第二次打击的全信息链等科目,检验我军在信息化条件下全部动员的作战能力,也弥补了在联合作战体系上与先进国家间的差距。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海空军航空兵联合演练主要是在海上举行。我国空军过去长期主 要承担国土防御的职责,此次演练则针对海洋方向。军事专家尹卓在央视节目中指出,未来我国空军若打赢一场信息化战争,最有可能发生在海洋方向。我国海空军航空兵的联合作战演练放在海洋方向,对空军来说是正确的转型。
空中加油机部队全疆域作战获新突破
2015年5月,我国空军举行的海上多机种对抗演练中,空军某歼击机编队,与负责保障的空中加油机群精准对接,成功实施空中加油。在空演练现场,空中加油机群跨海奔袭,超低空静默突破“敌”雷达预警侦测防线,与高空的歼击机编队组成加受油队形,有序完成加油任务,扩大了人民空军的作战半径。
空中加油机装备空军部队以来,他们先后攻克多项技战术难题,逐步实现从简单气象到复杂气象,从近距离到远距离,从陆上到海上,从一般条件到复杂战术背景,从小分队到大规模成建制的突破,成为提高空军战斗力的“倍增器”。
这次实战背景下海上多次空中加油,标志着我空中加油机部队全疆域作战能力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实现了从技术层面向战术层面的跨越。
预警机技术再获新成就
在
空警-500预警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领先性能,从立项到设计定型,仅用了3年时间,掀开了中国预警机事业的新篇章,对于显著提升我军信息化作战环境中的战略预警和指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空警-500的入役,也会进一步充实中国的预警机家族,中国空中力量将获得更多探测距离远、低空探测能力强、机动范围大的空中预警平台。
建成完整防空火力体系
在
目前,我军已形成以新型地空导弹和防空高炮为主干的防空武器装备体系,具备远中近衔接、高低空相结合的防空作战能力,形成了完整的防空火力体系,是国家领空安全的可靠屏障。
资料图: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歼-10表演机编队飞行训练,备战兰卡威国际海空展
女飞行员飞向空战主战场
从1951年我国招收第一批女飞行员至今,空军先后已有9批500多名女飞行员翱翔祖国蓝天,成为世界上拥有女飞行员人数最多的国家。今后我国将不仅培养歼击机女飞行员,还会逐渐向轰炸机、预警机、空中加油机等机型拓展。而这些歼击机女飞行员,也将是我国航天员队伍的储备力量。
随着现代战争向技术化、信息化转变,占我军兵员构成5%的女性军人,逐渐从后勤向主战场迈进。空军启动培养女歼击机飞行员也正是此种趋势的标志之一。将军队女性岗位由传统的支援保障类拓展到一线作战类,不是简单的岗位调整,而是社会进步在军事领域的反映,堪称“军队社会革命”,将在更深层次上提升军队“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